第一部分 题词手迹


【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这是陆老师大约90年代末期的寄语,简简单单,再朴素不过的十个字里,陆老师向外文学院师生提出了为学、为人的准则,看似朴实无华,却需要一生去努力实践。这句话后来口口相传,成为外文学院的院训。

【外文学院与学校同龄,素有博雅传统……】

       外文学院前身复旦大学外文系与复旦大学于1905年同时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陆先生希望博学(erudition)和修养(cultivation)的传统能经一代代师生之手,薪火相传。

【与陆灏书信所附诗】

       1991年左右,陆先生在给友人、前《文汇报》副总编陆灏的手写信中提到:“我依恋许多东西,抽象起来,归结到一个英文词:China”,并附两首近年所写的抒发心志的旧体诗:

清歌曼舞正繁华

我尚漂摇未有家

身似孤鸿栖海上

心随明月到天涯

春来花好无人赏

客里愁销有酒赊

尘世论交今几个

漫将往事诉寒鸦 (1990年作于香港)

《咏鹤》

来往云霄体格清

砉然长啸震天惊

胸无半点尘埃物

负有生平浩气行

【厕身不仁志式仁,仁人难保高洁身,

群小称雄舞狂蛮,污泥恶浊鱼肆腥。

俸钱菲薄乏车马,仕途茫茫奔勤奋,

尚记野蔬难咽时,南柯雀桥酒三巡。

鹤送娇女寄心思,绕膝嘤嘤嗔逼真,

为博脱莞曾丢发,千金化我万升銀,

荏苒春秋成器时,莫忘乃翁煞费心。】

——赠友人诗后谦虚而亲切地自注,“鹤送娇女”乃化用西方民间故事中”鹳鸟(stork)送子“传说。

第二部分 莎士比亚研究手稿


【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表面上,这两页手稿讨论观看莎剧《终成眷属》一出中文改编舞台剧的观后感,然而陆先生举重若轻,探讨了该剧的实质并非浪漫喜剧,更接近“问题喜剧”,问题的核心则是一个人“该做什么”与“愿做什么”之间的冲突,陆先生进而深入分析了莎翁对“愿做什么”背后动机的处理,观点新颖,文末还给出了舞台表演方面(比如演员是否该穿中国古装)的建议。

【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

       陆先生在手稿中提出了他心中理解莎剧“用功”的标准:a.熟读莎剧原文且能背诵重要段落;b.熟悉西方莎评历史的、寓言的、心理的、文本的一些重要流派;c.熟悉西方莎剧演出史,至少熟悉20世纪演出史。陆先生认为只要“剧界和学界携起手来,下一番细致而踏实的苦功夫”,深入钻研莎剧的同时考虑我国观众的理解习惯,未必不能产生和西方同仁比肩甚至更胜一筹的莎剧演出。

【奥赛罗】

       陆先生盛赞内蒙古人艺演出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认为其中苔丝狄蒙娜塑造十分精彩。陆老师将莎翁笔下的女性角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喜剧中聪慧伶俐、生机勃勃的文艺复兴女性,以《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等为代表,另一类悲剧中沦为牺牲品的女性如《哈姆雷特》的奥菲利娅、《李尔王》的考迪丽娅、《奥赛罗》的苔丝狄蒙娜等则显得生气不足,在舞台上容易流于贫乏。但这场演出清晰地捕捉了苔丝狄蒙娜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心境及其带来的外表变化,从沉浸于爱情幻梦中的容光焕发到逐渐认清现实后的忧愁消沉,塑造了一个生动立体的悲剧女主角。陆先生从表演研究的角度指出,尽管导演的手法是写实主义的,但只要挖掘得够深,“写实主义的手法仍可以带给观众大于现实、深于现实的思考。”

【莎意 曲味】

       “我的总的观点是把莎剧搬上戏曲舞台的目的在于使中国戏曲所拥有的广大观众理解莎士比亚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补上文艺复兴的一课’。这一补不但有利于中国最普通的观众理解整个的人类文明史,我想也会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部分 词典学论文手稿

【英文论文《词典编纂学的传统性与创意性》 Tradi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in Lexicography】

       从1970年起,陆先生参加《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及编写,并于1986年11月正式被任命担任这部词典的主编。1987年5月,《英汉大词典》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并由著名学者钱钟书题写书名。1991年出版的《英汉大词典》是由中国学者独立编纂的第一部大型双语工具书,至今仍是同类词典中最具权威性、使用率最高的工具类图书,是联合国必用工具书之一。

       如果加上编写《中华汉英大辞典》的时间,陆老师在词典编纂的前线已经工作了将近半个世纪,从多年宝贵的一线工作经验出发,他在这篇长论文中为词典编纂学的“传统”和”创新”这看似对立的两面找到了某种“中道”。从传统主义者的立场出发,陆老师对词典编纂学领域当下的流行看法提出三点质疑:1. 尽管现行学科评估不乏有人将词典学看做语言学那样的理论学科,陆老师认为它主要还是一门基于经验的实践学问,并引用西德尼·兰道的话,说词典学是“通过学徒的方法习得的……熟能生巧;2.词典编纂学的工作性质——常年在微观和分析层面工作——决定了大多数真正的词典编纂者不适合从宏观层面去综合演绎精巧的理论;3. 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日新月异,都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慢工出细活、更迭缓慢的人工词典编纂过程,更不用说程序员们与词典编辑们并不总能如胶似漆地密切合作。

       提出以上这些看似传统主义的观点同时,陆老师又用丰富的实例指出,词典编纂学同样鼓励从业者调动一切身为“词语观察者”(word-watcher)的经验,勇于推陈出新,调动对新术语和新表达方法的敏感性,通过转写(transliteration)和翻译(translation)两种技能,将一部双语词典打磨得精益求精。陆老师总结道,“完整”的词典从来不存在,传统和创新这对看似矛盾的特质在词典编纂领域实为互补,应当成为每个词典编纂者自我要求和完善技艺的一部分。

第四部分 演讲稿手稿及打印稿

【我与《英汉大辞典》:兼谈治学与做人】


       这是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陆先生的一次座谈做的笔录整理。陆老师在座谈中亲切地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少年教育经历、对自然的热爱、对“读书难得”的感悟,并从亲身经历出发谈到自己的苦乐观:“一个人要是没有经历过那种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又苦又乐的境界,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学子。苦的是,本来自己追求的东西在追求过程中异化了,成为套在头上的枷锁”,乐的是在专心治学的过程中进入一种超越功利、形而上的精神王国,“完全投入其中……为英语而英语,为乐趣而乐趣”。陆老师也提到了自己的五点治学体会:不骄、自信、不惧、不惰、不惑,举的全是自己身上发生的切实例子,在一个日渐焦躁的时代里,这些朴实的文字,如灯塔般为年轻一辈的求学之路指引着方向。

【英文发言《英语中的双语现象》 Bilingualism in English: Two Tongues】


       陆老师的这份长篇发言以优雅堪称典范的英语,从英语语言史的角度出发,精彩地论述了英语中的双语现象。陆先生首先提醒大家注意英语史上三个不可忽略的常识:1. 英语并非不列颠群岛原住民凯尔特人的语言;2. 英语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五世纪入侵不列颠群岛时随之带来的日耳曼语族的一支;3. 十一世纪诺曼政府又为不列颠群岛带去了属于罗曼语族的诺曼法语,为英语注入大量拉丁文和法文词根单,约占英语总词汇一半。陆先生进而旁征博引,活用海量生动例证,详细论述了英语中的“多语共生”(polyglot)特性,并论及美式英语同样不是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语言,却是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移民输入的舶来品,这也促成了美式英语兼收并蓄的特性。陆先生在文章后半部分详细论述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拼写、惯用法、习语上的海量差异,以及围绕两种英语孰高孰低产生的大量争论与三大偏见,并对这些偏见一一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反驳,认为两种英语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直说,外语学人应当关注的是具体差异,并力争精通两者,成为真正熟练使用双语的英语使用者。

第五部分 课程期末考试卷手写稿


       陆老师教书育人极其认真,不仅多年来坚持逐词逐行批改学生作业,也坚持亲自出题并手写试卷,考题均经过精心设计,题型涉及论述、例证、定义、词典学“实操”(要求学生实际尝试根据已有信息编纂具体词条)、小论文等,考察学生是否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灵活运用于词典学语境中,单项选择之类的“客观题”占比极小,绝非死记硬背或临时突击准备能够应对。

第六部分《中华汉英大词典》审稿手迹


       本世纪初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陆老师又“与所剩无多的时间赛跑”,全身心投入主编《中华汉英大词典》。《汉英大词典》收录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习俗等有关的词汇。在业已出版的上册中,仅成语就逾2万条。此外,不乏古汉语条目,甚至象形文字,这在同类型同体量的汉英词典中是一个突破。陆先生曾提出,《中华汉英大词典》的一部分受众是国人,他希望可以让不熟悉古字、古词和舶来专业术语的年轻读者,通过名言、熟语、谚语、歇后语等汉语词条所对应的英语解释,提升对本族语的认知,补一补传统文化的课。陆先生心心念念要“把汉语、英语中最优美的部分通过词典这个窗口展示出来”,他也确实做到了。

       从现存的审稿手迹中可以看出,用“呕心沥血”来形容陆老师编纂词典的态度也不为过。几乎没有一页的边缘没有陆老师密密麻麻的手写评注、增补、格式修改建议、优化提议(见本展柜手稿第2页左栏关于“词格分裂”的说明)。陆老师认为词典是给当下的世人用的,汉英词条的翻译需要与时俱进,哪怕像“铲车”(forklift, track)这样不起眼的单词,也会建议添上bulldozer等不同语境下可能适用的另类译法(本展柜第1页左栏),甚至费尽心思为新语境中同一个汉语单词“创造”新的英语译法供词典工作组成员商榷。陆老师编纂词典的态度可谓将谨小慎微与锐意创新都做到了极致。

第七部分 获奖证书

 

 

包慧怡整理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