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文化史”到“俄罗斯学”:俄国史研究的转向与实践

2022年12月9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俄文系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俄国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张建华开展了题为《从“新文化史”到“俄罗斯学”:俄国史研究的转向与实践》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俄文系主任、姜宏教授主持,近三百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

图片


俄国史学科在中国的形成

张建华通过《中国俄国史研究百年检视与思考》一文,为大家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俄国史研究的历史传统,并对中俄两国的交往历史和研究历史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以1985年为界,我国国内对俄国史的研究实现了从服务于社会历史需求的公共知识转变为俄国史学科的转向。而国际俄国史研究上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俄罗斯学研究兴起,则体现在2017年各类对于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史学活动中。

图片


西方史学的六次转折

张建华认为,第一次是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出现证明了西方史学的诞生,确立了史话、故事到历史叙述体的转变,在这个阶段中“写神、写史、写人”从归为一体到有所侧重;第二次,基督教成为了国教,基督教史观取代古典史观;第三次的转折是文艺复兴,实现了人性高于神性,世俗高于教会的转变;第四次是19世纪初,史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德国,兰克完成了文学、史学与哲学的区分,兰克史学使历史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自此历史系得以独立;第五次则是法国年鉴学派对兰克史学的反动,提出“从阁楼到地窖”,目光向下,改变研究对象,借鉴文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第六次转折明确史学研究要向语言学、文化学转向,又称“新史学思潮”。


在新文化史中,张建华重点介绍了海登·怀特及其著作《元历史学——关于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从此始,新史学研究的浪潮愈演愈烈。

图片


欧美国家对于新文化史研究的变化

张建华指出,单独研究俄罗斯史、苏维埃学已经无法满足史学研究的需求,需要从俄罗斯民族独特的角度来研究,由此新文化史研究出现。虽然新文化史产生于欧美,但是其研究借鉴的理论与苏联密切相关。例如巴赫金和雅各布森对语言哲学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美国家新文化史研究方向。张建华从四个人、三城市、二庄园、三时空、三文化的角度对新文化史代表作《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进行了独特解读。

图片


新俄罗斯学的诞生

为答亨廷顿之问,俄罗斯从俄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找出了“文明史观”,认为从文明史观出发可以解决思想问题。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化史出现复兴,文化学得以诞生。关于什么是俄罗斯学,张建华提出了新文化史+俄罗斯学视角中的3个概念:时间、空间和记忆。时间概念可以划分为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哲学时间、历史时间;空间的划分角度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它们具有政治性、政治目标与政治价值;记忆也与历史研究密切相关,它可能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保存。上海的普希金像与俄国共济会就是研究时间、空间和记忆一体性的典型例子。


张建华教授的讲座结束后,姜宏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点评,强调了历史主义和系统主义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最后,张建华对听众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此次讲座让与会师生对于俄罗斯学与新文化史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受益匪浅。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