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法文系成功举办“译学者说:一种翻译的共享课堂”第三、四场讲座

2022年12月5日和12日,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协办的第三、四场“译者学说:一种翻译的共享课堂”在线上举行,分别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曹丹红教授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孙凯副教授主讲,讲座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文系主任袁莉教授主持。

图片

博纳富瓦及其翻译诗学

主讲人:曹丹红

图片


曹丹红以清晰的脉络介绍了法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的诗歌翻译理论。无论从写诗、译诗、诗学影响等多方面来看,博纳富瓦都堪称是当代法国文坛中最重要的一位。讲座围绕“诗意是否会在翻译中失去?”一问,重点介绍了博纳富瓦的“在场”诗学。博纳富瓦所提出的“在场”是文字的内核,是一种区别于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的“存在感”。在博纳富瓦看来,诗歌的任务在于揭示“在场”,音乐性很重要,当写作成为声音,诗就不再被视作所绘之物的总和,而是在场的集合。通过诗,人们可以留住事物与众不同的“在场”记忆,“拯救陷于涵义之中的词语”。曹丹红通过介绍“广义的翻译”这一概念,引出了博纳富瓦在《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等随笔集中提出的关于诗歌翻译的新思考。

图片


博纳富瓦认为诗歌翻译不应以意义为规制:“译者不应陷入多元涵义,也就是诗歌文本特征的圈套”。诗歌只有超越涵义的界限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第二,诗歌翻译亦不应以形式为规制。博纳富瓦将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的标题翻译为《拜占庭——彼岸》,并且在将莎翁的十四行诗译为法语时作出了种种句法调整,体现出其诗歌翻译不受形式束缚的尝试;第三,博纳富瓦指出应将诗人的译作放到其整体的作品(包括创作)中去考察。通过分析马拉美与波德莱尔翻译爱伦坡诗作《乌鸦》时的“不忠实”,他提出翻译是思考和决定的总和,其广泛的意义在于推动译者从更深的层次思考自己的诗歌创作。总之,真正的翻译是译者投入和克制的产物,投入自我经验,同时克制自我令他者经验显现,如此才有可能达到经验的融合。


讲座的第三部分,曹丹红结合自己翻译博纳富瓦理论的经历,对中法语言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总结了博纳富瓦的翻译诗学启示:诗,是我们在声音中触及的另一种语言,是升华日常概念、书写生命真实“在场”的语言,诗歌翻译只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倾听词语的音乐,用自己的语言和存在的经验去重构、分享原诗的“在场”。诗歌的翻译会促使同为诗人的译者拓展对于诗歌创作的思考,并在社会的层面凸显普遍价值,重新打开理性的场域。


讲座的尾声,与会的老师、同学们就博纳富瓦的诗歌翻译实践、博纳富瓦翻译理论中各翻译主体的关系、其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提问,曹丹红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本雅明与《译者的任务》

主讲人:孙凯

图片


孙凯携2022年10月最新出版的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及其导读)来到我们的共享课堂,据说他为译好此文打磨了近十年。孙凯指出,本雅明的这篇东西虽然晦涩难懂,但文章大意清晰可见,有一些细节如果阐释不到位就会为读者理解本雅明的思想造成障碍。按照《译者的任务》全文十二个段落的顺序,孙凯依次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讲解。


首先,本雅明指出,艺术作品并不因欣赏它的“人”而存在,以“交流”和“传递”为目的的文学翻译都是坏翻译。孙凯认为本雅明的翻译哲学与柏拉图洞穴理论和“理型”概念有关联。翻译中的“理型”便是“纯语言”。正是纯语言的存在预设了作品之间的可译性,所以“可译性”是一种先天存在。以“意指”(signification)为例,原文的某些含义在原文中无法显现(隐性),但却能在翻译中显现出来。本雅明反对用有机肉身和感官体验为出发点来定义灵魂,应从历史出发才能最终划定生命的辖域,这体现出其深受德国浪漫派历史观的影响。


随后孙凯指出,本雅明受罗森茨威格或犹太教历史哲学的影响,认为翻译作为人类行为,旨在“展现”(révélation)诸语之间最为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先天的而不是历史的。译文应体现诸语的“亲缘性”而非“相似性”。这种亲缘性体现在“词语”之中,本雅明提出了“意向”(intention)的重要概念,以德语Brot和法语Pain举例,区分意向所瞄对象和意向瞄准方式。世间诸语只能进行瞄准,只有纯语言可以命中。纯语言代表“无时限,非权宜,刹那终极”,世间诸语的翻译只是权宜之计。译者的任务应是:“在译入语中找到能够有此唤醒原文回声的意向。”孙凯借本雅明的“能征或所征”,索绪尔的“能指或所指”介绍了两人观念的分歧。前者认为语言是太初有道,后者认为语言来自约定俗成,二人分别承接了西方不同的哲学传统。“所征”就是纯语言的内核。圆切线比喻更是清晰地形象化了本雅明的理论。译者应该采用直译的方式,使处于圆上的点无限接近,又不重合,以此来追求重现圆的踪迹。本雅明推崇荷尔德林的翻译,并认为所有伟大的文字都在“行内”包含了它们的潜在译文,圣典的行内对译本而言是任何翻译的原型或理想。

图片


孙凯在讲座过程中,以本雅明为起点,串联了安托瓦纳·贝尔曼、德国浪漫派、索绪尔和梅肖尼克等的理论,这也使听众们回想起了本系列前三次讲座的精彩内容。讲座结束,参与讨论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意犹未尽,对本雅明的翻译哲学及《译者的任务》一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至此,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协办的“译学者说:一种翻译的共享课堂”四场讲座圆满收官本次翻译“共享课堂”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两百余名师生,促进了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沟通与思想碰撞。四次讲座,围绕近年来在我国翻译出版的四本重要的翻译学理论著作,主讲人既是译者,又是译学研究者,听众涵盖了多个外语语种的文学、翻译学方向的教师和研究生,场面其乐融融,形式别开生面。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