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季号

语言学

  

1.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线英语写作停顿特征研究

  

作者:上海开放大学 沈翠萍

  

  要:本研究综合运用键盘记录软件Inputlog 7.0和录屏软件Camtasia 9.0,以及有声思维报告、刺激回忆访谈等多种研究工具收集数据,考察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线英语写作中的停顿行为,深入探究停顿行为特征所反映的认知过程及写作自我监控。研究发现:1)被试在写作中总体呈现出频次高、时间短的停顿特征;单词层面的停顿频次明显高于句段层面,且词间停顿频次最高;2)被试在写作过程中的停顿可分为三大类:观察停顿、评估停顿和诊断停顿,各个类别又由若干子类别构成,其中评估停顿的分类最为多样,三类停顿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关系;3)被试在写作中的观察停顿、评估停顿和诊断停顿行为反映了写作自我监控中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估和自我诊断要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监控停顿的维度,为进一步探究写作自我监控的本质及计算机辅助二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在线写作;停顿特征;认知过程;自我监控

  

2. 在华国际学生个体社会网络构建与汉语语用选择研究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茨婷

  

  要: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和方法,考察两名在华国际学生个体社会网络构建与语用选择之间的交互变化。基于汉语语用产出、社会网络问卷、民族志访谈及观察等数据,研究发现同质化社交网络具有不同的网络密度,体现出差异性网络特征,很大程度影响着汉语语用选择,语用自主性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中介调控作用。笔者呼吁未来语用研究或可考虑采用混合社会网络设计,丰富现有研究成果。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语用选择;国际学生

  

3. 微信语境下中国大学生同伴间的异议研究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晓轩,郦楚佩,任伟

  

  要:对我国大学生微信交际中所产生的异议展开语用研究,既可以拓展现有异议研究的视角,又可以丰富数字化语境下汉语语用实证研究成果。本文采集真实的聊天记录作为异议研究语料,并收集学生们对不同社交距离异议冒犯程度的评价。研究发现,就大学生而言,与同伴的亲疏关系对异议发起人选择异议策略的影响甚微,但会显著影响听话人对异议冒犯程度的评价。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微信语境下,异议表达呈现出新的语言特征,诸如表情包的使用、语码转换等。这些特征具有辅助修饰异议强烈程度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异议;微信;亲疏关系;语用策略;评价

  


文学

  

文学跨学科研究专栏

1. 文学经典的跨学科阐释

---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腊宝

  

  要:从苏珊·桑塔格到哈罗德·布鲁姆,西方学界反对阐释的声音时有所闻,但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经典的阐释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文以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发表于1930年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结合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三个具体的跨学科的阐释个案,考察这部小说在数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视角的审视下所展示出的阅读、理解与阐释可能性,思考立足跨学科的经验和知识结构解读和阐释一部文学经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跨学科阐释;数学时间;认知阅读;逻辑约束编程

  

2. “有时”、创伤疗愈与尾关露丝的《时间物语》

  

作者: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芝

  

  要:在2013年布克奖提名小说《时间物语》中,日裔美国作家尾关露丝不仅鞭辟入里地揭露了军国主义、东亚金融危机、极端右翼势力等日本现当代社会政治事件对日本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更通过老比丘尼吉柯剖释日本佛教曹洞宗创始人道元禅师的“有时”及其创伤疗愈功能。在当代亚裔美国作家致力于呈现“亚裔少数群体创伤经历的未充分表征的问题”语境下,尾关在小说创作中砥志研思佛教这一东方哲学,为普通日本人与日裔美国人提供了一种修复心理伤痛的可能性。

  

关键词:《时间物语》;尾关露丝;道元禅师;“有时”;创伤疗愈

  

3.《美国悲剧》中的“美国梦”与法律正义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孙艳 

  

  要:1914年至1925年11年间,德莱塞以“纽约州诉杰勒特案” 为原型写成小说《美国悲剧》。小说讲述了出生贫寒的男主人公因为一部关于节育和堕胎的禁止性法律--《坎斯托克法案》(1873)--走向犯罪的故事。小说出版之后,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以违反《1873年坎斯托克法案》为由,将其裁定为禁书,因此,一部法律不仅制造了若干美国青年的人生悲剧,还给一部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小说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美国悲剧》以美国法律为背景,以“发生频率已到了惊人的程度”一种刑事案件为创作素材,完整呈现了一个凶案发生的全过程,小说通过详尽刻画案件的侦查、庭审、判决甚至死刑执行的过程,深刻透视和质疑了美国法律及美国司法过程与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美国人的“美国梦”之间的关系,从一个角度预见了美国法律的后现代转向。

  

关键词:《美国悲剧》;德莱塞;美国梦;坎斯托克法案;后现代主义法学

  

4.批判性后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浓雾号角》解读

  

作者:海南大学 毕宙嫔;中国科学院大学 贾京京

  

  要:《浓雾号角》(19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创作的一篇知名短篇科幻小说,讲述了生活在一座海上灯塔上的两名守塔人与一只类恐龙海洋生物之间的故事。本文立足批判性后人文主义视角,从守塔人与人类社会、人类与类恐龙、生命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浓雾号角》中体现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小说通过守塔人与人类社会、人类与类恐龙的关系揭示了人类优越性的虚假,而生命与科技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布拉德伯里和谐的自然观、开放的生命观,以及面对科技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其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前瞻性与预见性。

  

关键词:雷·布拉德伯里; 《浓雾号角》;批判性后人文主义;守塔人;类恐龙生物

  

外国文学

英国文学

  

5. 如何正确理解“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进程”?

——申丹教授访谈

  

作者:复旦大学 段枫

  

  要:申丹教授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际顶级期刊《叙事》(美国)和《文体》(美国)的顾问、《语言与文学》(英国)的编委,以及欧美《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的顾问编委。近十年来,申丹教授在国内外陆续提出“隐性进程”以及由隐性进程和情节发展(显性进程)所构成的“双重叙事进程”概念,在叙事理论和文学研究界引起了巨大反响。2021年夏,申丹教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接受了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段枫副教授的书面访谈。申丹教授对“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进程”概念进行了细致说明,介绍了这一理论在西方理论界引起的一些误解和争议,也深入剖析了造成误解和争议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本,对“隐性进程”和“双重进程”的把握,不但涉及对这一理论如何超越了长期研究传统的正确理解,也需要将这一原创性术语与其他概念进行辨析和比较。这一访谈旨在理清“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进程”等概念,并阐明这一理论在应用于批评实践时容易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隐性进程;双重叙事进程;访谈;理清误解;避免误用

6.  “共同体”与外国文学研究

——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睿;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殷企平

  

  要: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热潮大大拓宽了外国文学的研究视野。其中,文化批评和“共同体”研究因兼具理论深度和现实观照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本次访谈即围绕这些重要话题展开。在访谈中,殷企平教授首先回顾了他的外国文学研究之路,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殷教授不仅对19世纪英国文学、文化批评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最后,殷教授围绕“共同体”这一话题在当下的重要价值及其发展方向阐述了他的看法。

  

关键词:殷企平;外国文学;文化批评;共同体

  

7.  从“暴青”到“后人类”

——《发条橙》的人物美学形塑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张和龙

  

  要:在《发条橙》中,伯吉斯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暴力青年形象,同时又以虚构的“路德维克疗法”建构出了一个“后人类”的艺术形象,展示了独树一帜的人物审美意识,深化了英国反乌托邦小说的美学内涵。本文主要探讨伯吉斯如何以“暴力人物美学”表达对二战后英国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更为深广的人类问题,同时论述伯吉斯如何以超前的艺术手法形塑一个被政治权力与现代科技改造而成的“后人类”,如何以“上了发条的橙子(人)”来隐喻国家机器与科技的合谋及其产生的可能后果,探析这部小说所隐含的后人类主义主题与美学内涵。

  

关键词:伯吉斯 《发条橙》 人物美学 后人类 反乌托邦

  

8.保守情节所含的社会批评

——评《米德尔马契》中庸夫形象的阅读效果

  

作者:复旦大学 苏耕欣

  

  要: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作家乔治·爱略特因未能在其名作《米德尔马契》中突破女性传统的社会角色而饱受保守之谪,这其实有失公允。作者不可能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牺牲情节可信度。具有形而上追求的多萝茜娅最后固然回归相夫教子的传统角色,但小说通过高远的理想与卑琐的现实之间、一心救世济困的女子和胸无大志的丈夫之间的巨大落差,制造出强烈的失望感与受挫感。在一个问题丛生、渐趋怀疑的时代,这种负面读者感受是一种现成的社会批评能量。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米德尔马契;维多利亚时期女性

  

9.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神话原型与达尔文主义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朱莉莉

  

  要:本文认为,约翰·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赋予了萨拉斯芬克斯母神的神话原型,而将查尔斯塑造为一位并“不真正理解达尔文”的达尔文主义者,无法理解萨拉在“神秘法则”驱使下做出的“神秘选择”,所呼应的背景乃是达尔文从天择演化论到性择演化论的思想转变。小说中,萨拉离开男性,选择与同性友人抚养孩子,操演了母系社会中的原始养育文明。因此,小说通过表现原始文化记忆在现代个体身上的遗存,刻画了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神话原型;达尔文主义

  

10. 丁尼生的“望远镜”:古典精神的时代回望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刘志涛

  

  要: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质疑一切固有的传统价值,怀疑与不安成为了当时的人们内心的主旋律,精神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丁尼生作为那个时代的“桂冠诗人”,他将其诗歌化作一把“望远镜”,特别以英雄诗为载体,通过“长焦端”的细节呈现与“广角端”的整体呈现,复现了古老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经典英雄人物,呈现出独特的时代英雄画卷,使得古典价值同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相融合,帮助人们找寻精神的力量之源。

  

关键词: 维多利亚;英雄诗;融合;模仿;时代病

  

10.  从绿色柴薪到黑钻石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能源转型叙事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 霍舒缓

  

  要:乔治·艾略特所关注的社会时期处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也是能源转型伴引发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本文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深层的能源转型叙事入手,通过考察艾略特小说中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性在小说中的呈现形式,重点阐释小说深层叙事中以自然流动能源为基础的高级有机经济和以煤炭为能源储备基础的矿物燃料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兼顾维多利亚时期的政治经济活动,分析能源转型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现代性对当时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况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有机经济;燃料经济;现代性

  

12. 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香气意象

  

作者:  中国矿业大学 邢锋萍

  

  要: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的诗集《圣殿》包含大量与香气有关的意象。赫伯特充分借鉴中世纪香气传统,同时把香气置于新教神学背景下进行解读。他把香气视为基督教美德和圣行的象征,把基督受难比作一颗香丸被碾碎的过程,并把人的救赎与香膏的香气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原本世俗、感性的嗅觉词汇以神圣、超验的意义。通过仔细考察赫伯特诗中的香气意象,我们可以发现赫伯特的宗教思想与新教改革者基本一致。香气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新教神学思想,是理解其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乔治·赫伯特;《圣殿》;香气;新教神学

  

13.  餐桌上的战争

——《诱惑奢侈夫人的审判》中的饮食民族主义

  

作者:中山大学 肖明文

  

  要:18世纪的英国民众对外来奢侈品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这种对立显著表现在餐桌上。《诱惑奢侈夫人的审判》套用法庭审判的形式,戏剧化呈现了18世纪英国发生的一场关于奢侈消费的大辩论。本文聚焦剧中的奢侈食品和异域食物,紧扣诱惑奢侈夫人的三位一体角色形象——外国人、妓女、贸易商,细致考察审判的检控方和辩护方之间的观点交锋,并深入探析剧中奢侈食品消费的反对者得以压制支持者的时代和社会语境。笔者认为,剧中保守主义者的饮食民族主义倡议之所以具有广泛的号召力,是因为在“七年战争”的历史环境下,受古典主义影响的英国人担忧沉溺于奢侈消费的英国会像马基雅维利所描述的罗马帝国一样走向堕落和衰亡。

  

关键词:奢侈消费;“七年战争”;饮食民族主义;英国性;罗马的衰亡

  

14.  建构“狭窄的艺术之桥”

——伍尔夫与凌叔华作品中的战争书写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 朱海峰

  

  要:凌叔华因朱利安·贝尔的中国之行而与伍尔夫结下翰墨之缘,并在伍尔夫的指导下创作了《古韵》。伍尔夫与凌叔华在二战前通过鱼雁传书建构了一座“狭窄的艺术之桥”,并通过这座艺术之桥探讨女作家如何在国家危亡时刻利用写作来反抗外敌入侵和拯救国家。通过解读伍尔夫与凌叔华的通信和她们的作品,本文从女性接受教育、参加妇女社团和女性就业等视角探讨她们的作品如何解构父权文化对战争话语的操控,展现两位作家对侵略战争的批判和为人类走出战争困境所做的设想。

  

关键词:伍尔夫;凌叔华;《古韵》;战争书写

  

美国文学

  

15. 《国家风俗》:报刊媒介绘就的美国社会新风俗画

  

作者: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俊萍 张翠翠

  

  要:美国现代作家伊迪丝·华顿的小说《国家风俗》通过讲述一部在报刊媒介文化影响下的贵妇“发迹史”,描绘了一幅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新风俗画。不同于传统美国小说所展现的各种美国社会历史图景,在这部小说中,报刊媒介左右了主人公对世界的认知,塑造其价值观,影响其人生选择;它还制造公众舆论、建构时代的集体记忆。同时,小说所绘就的这幅美国新风俗画,也充满道德危机和人伦创伤。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国家风俗》;报刊;媒介

  

16. “花园”的多元解码

——沃德曼小说《屈服》中的后“9·11”文化景观

作者:青岛大学 王薇 姜茜

  

  要:美国作家沃德曼(Amy Waldman)的小说《屈服》(The Submission)将美国后“9·11”多元文化社会的混乱与失序状态以一处名为“花园”的文化景观的多元阐释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大众对穆斯林群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为焦点,不仅展现了“9·11”事件给个体与社会带来的文化创伤,而且摆脱了新闻报道即时性和当下性的束缚,成为打破创伤叙述模式的“9·11”小说创新之作。本文以霍尔(Stuart Hall)“编码/解码”三种模式为阐释框架,对《屈服》中展现的“花园”多元立场进行分析,揭示后“9·11”时代语境中个体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多元文化主义走入仅强调差异而忽视共同点的僵局。

  

关键词:《屈服》;多元解码;文化景观

  

17.  试论《小无马地奇事的最后报告》身体的美学政治

作者:大连外国语大学 李雪梅 梁心怡

  

  要: 身体的美学书写是厄德里克小说审美观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说中,厄德里克从倾听之美、道德之美和崇高之美三个审美维度切入,对身体景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美学性和政治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批判了教会权力体系对审美主体的符号化、政治化以及对人性美的扼杀,控诉了主流权力运作机制对少数族裔群体主权的剥夺。因此对厄德里克小说中身体美学政治的深入研究,为多元文化语境下身体景观的异质性与建构性的分析提供了可资参考文本依据,也对当下女性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普适性意义。

  

关键词:厄德里克;《小无马地奇事的最后报告》;身体美学

  

18.  超能表征与文化寻根:

——迈克尔·夏邦的超级英雄叙事与民族认同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 秦轩

  

  要:新世纪美国犹太作家迈克尔·夏邦偏爱具有犹太身份的超级英雄或通灵之神,常在作品中将他们的社会使命、超能表征以及民族标识与聚集在犹太历史记忆中的种族压力和生存焦虑联系起来,从而映射犹太神秘主义的灵性救赎意蕴。这些超能群体是美国社会文化和犹太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超能力的生成、启动和施展机制将当代同化诉求与犹太民族信仰联结。他们既呈现了科技本身的辩证效应对犹太人的生存哲学以及宗教活动的影响,又彰显了文化寻根过程建构这一打破文类界限的美国式超级英雄叙事及犹太历史叙事。

  

关键词:迈克尔·夏邦;超能表征;文化寻根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

  

19. 尼采与怀疑解释学 

  

作者:复旦大学汪洪章 朱玉英

  

  要:“怀疑解释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保罗·利科提出的,他将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看作怀疑解释学的奠基人。怀疑解释学旨在通过一种解释的艺术,揭示人类意识中的幻想及虚假不实的成分,将虚假意识还原为人类意识中潜藏着的种种原始动机性质的力量,或曰原动力。尼采的去神秘化方法,就是要通过解释,来探讨人类意识中虚假不实成分产生的真正动机。他追本溯源,认为这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其实就是权力意志。尼采一生,主要探讨道德、科学等意识谎言的解构问题,解析它们所依据的共同假设——虚构的超感性世界。他努力揭示隐藏在道德和科学背后的虚弱的“权力意志”,并关注艺术的重建问题。他认为,艺术以及为艺术所肯定的生命之背后潜藏着强大的权力意志。尼采式解释表明其思想重心从理性向非理性、从意识向无意识、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之转移。

  

关键词:尼采;怀疑解释学;权力意志;解构;建构

  

20.英语世界数字文学审美理论的交叉学科属性及话语建构

  

作者: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斌

  

  要:英语世界数字文学审美理论话语建构主要基于两条路径:一是坚持文学性与媒介属性研究,分析数字文学的形式、结构、叙事等方面的特征,探讨数字技术对于文学审美的影响,包括形成新的审美基础、理念和体验等;二是注重人机交互与审美过程研究,从文学叙事环境、人机互动机制等角度入手,强调人机交互过程对于文学阅读和审美活动的影响。就话语建构而言,数字文学审美理论超越语言文字,强化数字技术的美学功能,将机器结构、算法程序、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作为文学审美要素,拓展文学性的内涵,凸显文学艺术的技术属性,展现数字文学的差异化以及交叉学科特征。

  

关键词:数字文学;审美理论;数字技术;人机交互;交叉学科

  

21. 论《饿潮》中的后现代崇高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张亚丽

  

  要:印度裔英语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第六部小说《饿潮》展现了当代世界在面对全球化和生态危机的现状时所呈现的后现代崇高。首先,引起崇高情感的苏达班群岛自然拒绝纳入康德式崇高中主体既有的概念认知,不再是实现主体独断意志的工具,而是本身有资格作为一种行为主体,展现出利奥塔意义上的呈现不可呈现性。这种崇高带来的震惊促成了每一个外来者的转变。其次,二战以来的诸多人为灾难促使崇高由审美延伸向政治。莫里希哈皮大屠杀就是政治性的歧论事件。歧论暴露了西方世界的工具理性意识与他者感官生存体验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歧论也预示着新的判断规则即将到来的可能。再次,小说中的世界主义者既承担了促使他者的沉默被倾听的伦理责任,也从自然和民间信仰的启迪中寻找到了跨物种间互依共生的新话语。新话语是走向环境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阿米塔夫·高希;《饿潮》;后现代崇高

  

22.  对话的跨越

——《红笑》的时空体艺术解读

  

作者:南京晓庄学院  程婷婷 

  

  要:文学批评界更习惯于在空间层面上,揭示不同声音的对话及其内在矛盾性和复杂性。对话的时间维度相对被忽视了。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列·安德列耶夫的小说《红笑》则是一部以时间对话为主要特征的文学经典。从时间的延续性来看,小说《红笑》所呈现出的创作特征,主要是空间在时间的流动中实现的对话结果。本文从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出发,努力发掘《红笑》以时间为特征的意义再生机制,即以双重人物视角、现实感知与心理重构、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的交织,在当下与过去、未来的互动中,实现的对话意义。

  

关键词:《红笑》;列·安德列耶夫;巴赫金;时空体

  

23. 薄伽丘《异教神谱》中的“神话历史”与神话史实说萌芽:以第一至第五卷为例

  

作者: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于雪

  

  要:薄伽丘在《异教神谱》中构筑了庞大的神祗谱系,勾勒了约九百五十位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神话人物,是一部文艺复兴时期的神话百科全书,在世界神话诠释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深深影响了斯宾塞、西德尼、华兹华斯、歌德等诗人。一方面,《异教神谱》蕴含了“神话历史”萌芽,薄伽丘认为神话作为历史的元叙述而存在,神话并非虚构,而是隐藏着史实;另一方面,书中体现了朴素的神话史实说元素,注重探究希腊罗马神祗在人类历史中的人物原型,认为神祗乃因伟业而被神化的凡人。《异教神谱》这一对神祗的人物原型而非神性的强调体现了意大利十四世纪的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薄伽丘;《异教神谱》;神话历史;神话史实说

  

24.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余晖

——“综合艺术”美学视域下期刊《数目》的出位之思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王时玉

  

  要:1930年代,法国出现了一本追求极致文艺审美、关注个体性灵的俄语文学期刊《数目》,它独立于风起云涌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之外,怀抱对过去时代的难忘记忆,在艰难的条件下思考道德与人性、孤独与疏离、存在与虚无、责任与使命。这一品格使其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自由氛围,并在域外延续了俄国白银时代文化传统。本文拟以“综合艺术”理念为切入点,从期刊的文化共生景观、批评空间的出位之思和“巴黎音调”的跨媒介叙事来阐述《数目》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揭示其蕴含的复兴俄罗斯文化的美学理想。

  

关键词:《数目》;俄侨期刊;白银时代;综合艺术;“巴黎音调”

  

  

翻译

  

1.乾隆《三清茶》的译介与影响

  

作者:中山大学 王岫庐

  

  要:乾隆御制诗《三清茶》于十八世纪传入欧洲,在法国和英国传播甚广,其译介史不但铭刻着18世纪中西文化交往中人员、器物、文本的交换与流转,记录了文本经典化过程与权力关系之间的共谋,并且也从一个特殊角度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东方帝国的真诚好奇与种种想象,以及他们曾经借助来自东方的他者凝视以塑造自我的一段历史。对《三清茶》早期译介的梳理,能够让我们得以见证欧洲在与中国交往初期所表现出的充满活力的文化心态,这对于今天的国际文化交流,依然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清茶》;十八世纪;译介史

  

2.论“民族魂”的传扬

——鲁迅杂文英译对比研究启示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邵毅

  

  要: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历史意义,它们见解深刻,鞭促时代,为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提供指南,其英译状况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杨宪益、戴乃迭与卜立德的三部译著中的鲁迅杂文英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译本特点,考察它们在译本长度、选篇、译文翻译、整体格式等方面的特点,并剖梳背后的制约机制,希望为鲁迅杂文的英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鲁迅杂文;翻译;文学性;思想性;学术型翻译;节译

  

3. 《墨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作者:广东财经大学 林嘉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刘松

  

  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作,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文章基于翔实的史料,从历时的角度,对百年来英语世界《墨子》译介和研究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研究发现,《墨子》英译跨越了节译、全译、重译三个时代,催生了多部翻译经典。英语世界对《墨子》的阐释则经历了神学化阐释、哲学化阐释以及多元化阐释三个阶段。《墨子》英译和传播之旅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典籍乃至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生存境遇和话语变迁。

  

关键词:《墨子》;墨学;翻译;研究

  

4. 超越民族矛盾与国民情怀

——《现代》杂志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

  

作者:上海商学院 刘叙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李映珵

  

  要:“淞沪抗战”后于上海创立的首份“非同人”性质的大型文学杂志《现代》对弱小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别于当时我国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整体风潮。由此,《现代》杂志进一步传达了特殊的翻译语境下对国别文学进行选译时不以国家的大小强弱为标准,而是以文学价值为主要标准的翻译倾向。其翻译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一直以来被强化和凸显的民族矛盾和国民情怀的书写,缩小了所谓“强势”及“弱势”的概念差异,将这原本在文学层面上不为人所重视的对象纳入了主体探讨的空间,更为全面地揭示了这些国家及民族文学的本质属性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现代》杂志;弱小民族文学;翻译;文学性

  

5. 中国当代文学英译概览与研究综述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万聿

  

  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出海之路,展现了多面的中国形象。随着国内社会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当代文学英译在各个历史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引发了海内外学者不同的研究兴趣。其总体的传播情况以及研究状况的系统整理尚付阙如。本文将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传播历程大致分为新中国成立初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以及新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系统全面整理了各个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英译作品,译介研究,以及英语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文献,总结各个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国家的译介特点,译介研究状况,以及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英译;译介学;翻译研究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