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顺利召开

115-7日,第九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ICFL-9)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联合承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协办。来自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挪威、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学者在会上报告了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涉及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语义界面、儿童语言习得、二语习得、手语和手势、生物语言学等领域。

116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光华楼东辅楼101多功能厅举行。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高永伟、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沈园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外文学院副院长郑咏滟主持。


金力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同仁介绍了复旦大学语言学学科建设情况以及现代语言学研究院的最新发展情况,并邀请海内外杰出人才加盟复旦大学语言学研究团队。

高永伟介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语言学研究的近况,并对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祝愿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沈园介绍会议组织情况,并通过搜集的老照片和资料回顾复旦大学和形式语言学发展的渊源,致敬为中国形式语言学发展倾注心力的前辈学者和国际友人。

本届研讨会形式多样,设有会前前沿专题课程、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专题研讨、常规报告、快闪报告等。

115日晚上,会议正式开始前,美国纽约大学教授Philippe Schlenker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Pritty Patel-Grosz为本次会议讲授了主题为“超级语言学”的前沿课程,探讨手语、动物交际、手势等话题,极大拓展了形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课程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潘俊楠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旨报告发言人为德国洪堡大学教授Manfred Krifka、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ichard Kayne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Virginia Valian。会议还邀请了湖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宁春岩、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潘海华、澳门大学教授徐杰、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蔡维天、浙江大学教授程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思颖、潘俊楠为特邀报告发言人。

6日下午和晚上进行的主旨报告中, Manfred Krifka作了题为“前瞻:断言和问句的承诺空间”的主旨报告,刻画真值和承诺的关系以及真值命题对共识集合的调整过程。Richard Kayne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删略尤其是所谓名词短语删略的机制。Virginia Valian则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生成语法中天赋假设的必要性,并为支持这一假设提供了实证和逻辑上的证据。

在特邀报告中,潘海华分析了饱和关系从句的句法地位,认为它们并非补语从句,并提出了新的判定饱和从句的标准。蔡维天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赵琛合作报告了汉语中乾坤挪移句中的乾句和坤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各自的生成方式以及各自在语义语用诠释时产生差异的原因。徐杰通过回顾疑问代词移位与否与疑问助词是否使用之间的关系,认为疑问助词的使用并不影响疑问代词是否移位,并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标题句的使用,提出疑问代词前置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焦点”特征,而助动词是否使用或移位则取决于该标题句是否是疑问句。程工和胡叶浩从结果短语和小句结构的关系出发,从分布式形态学的角度证明了句法的自治性。邓思颖报告了他的团队对粤语助词“呢”的分析,他们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探讨了句中和句末“呢”的异同,以及从历时角度解释了用于疑问句和非疑问句“呢”的差异。

宁春岩和潘俊楠的特邀报告设在持续一整天的Merge专题讨论中,该专题讨论由宁春岩和顾钢共同组织 。宁春岩讨论了Merge的伴随操作De-Merge以及人类认知和动物认知之间的飞跃。潘俊楠和合作者杜雨桥对2019年以来Merge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两位教授的特邀报告引起了Merge分会场的热烈讨论。

整个会议过程中,学者们积极参与到线上为主的会场活动中。精彩的汇报和问答为参会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除了参会代表外,对形式语言学感兴趣的复旦大学师生也来到线下会场旁听、参与讨论。另有来自海内外其他高校约800名师生通过“形式语言学研究”公众号报名参加腾讯会议在线旁听。

117日下午,闭幕式举行,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创会会长、第一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召集人宁春岩主持。现任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沈园作总结发言,对与会代表、匿名审稿人、会议承办方和协办方、组委会、会务组、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同仁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达了对新一届理事会工作和下一届会议顺利召开的期待。随后,新一届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杨小璐致辞并宣布第十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23年在清华大学召开。

据悉,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为国内外学者在形式语言学各个领域的研讨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届研讨会发言质量高、线上线下讨论热烈,整个会场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对增进中外学者之间、语言学不同分支之间的交流,对推动中国形式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和中文系多名师生在会上分享了最新学术成果,展现了复旦大学形式语言学研究的风采。

撰稿:顾一鸣

审核:沈    园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