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下午,台湾大学外文系本科生、台湾戏剧研究中心研究生、巴黎三大硕博士生罗仕龙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十九世纪法国舞台上的中国想象、法译中国剧本与中国戏班》的讲座。讲座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青联会主办。文科楼209小会议厅见证了这场时长约一个小时的精彩讲述与之后的生动讨论。
本次讲座主要通过剧目概述、报刊评论以及图片资料,说明了十九世纪(1789年到1905年间)法国戏剧舞台上所体现的中国形象。“陈腔滥调”与”标新立异”,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元素与创新相结合,以达到平衡,形成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形象。讲座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法国剧作家与戏剧从业人员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舞台创作,在文字意象、视觉呈现等方面展现其中国想象;(二)法国翻译、出版的中国戏剧剧本,以及相关翻译和改编在法国的接受与流传;(三)中国艺人于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剧场里的演出与特点。(相对得到关注较少,当为讲者首倡)
讲座首先关注了19世纪法国舞台上的中国形象。根据中法交流的重要事件(如学院汉学的建置、中法越南战争等),讲者将十九世纪概分为五个时期。由此再根据剧情取材和故事主题的不同,将各个时期里的演出剧目进行分类,依次分项说明中国形象的生成与演进。例如《赵氏孤儿》如何成为了《中国孤儿》,19世纪初期“中国风尚”、“中国式发型”的流行,《两个中国老叟》表现中国趣味,与阿拉伯元素结合的“摇铃”,勤勉的皇帝参与农事,1835年首演(1858年重演)《中国铜马》取材自《一千零一夜》的幻想故事并予以中国化,少康中兴的荒诞改编(汉学兴起引起对于中国历史的关注),1860年的《北京掠城记》则是根据英法联军之役时事进行诠释与改编,对于中国异域环境的向往与恐惧并存。同时,讲者也借由晚清外交官如张德彝等人的使西日记(《茶花》中中国女人与法国女人的“和”),说明当时中国人如何看待法国人所呈现的中国形象。此外,讲者还特别展示许多舞台布景、服装设计图稿,借以辅助剧本文字描述不足之处。
接下来讲者把目光投向了19世纪中国戏剧在法国的境遇。讲者以大巴赞于1838年首译出版的郑光祖《㑇梅香》及后续各种改编为例,说明同一剧本西传后,在不同领域与变貌的接受过程中见证不同学科的发展历程:在汉学发展伊始,《㑇梅香》被大巴赞视为中国风俗的载体,透过剧本可以观民情,甚至于获得远远高于《西厢记》的知名度。在中西文化交流愈趋频繁之际,其喜剧情调在文采非凡的俞第德笔下,成为迷人的中国珠玉小品。在陈季同将军眼裡,它是可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作品,并启发学院人士仿作,跨领域跨体裁的得到改编。《货郎担》的日本式改编,《铁拐李》与《倩女离魂》的合并,《拔兰花》等民间小戏反而在法国舞台得到了真正演出。而到了世纪之交,它进入世界博览会的视野;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足与其它东亚戏剧艺术同席并陈。
讲座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19世纪之际中国艺人的海外境遇。讲者首先介绍1851年在法国登台的中国戏班如何展示中国音乐、杂技等,接着介绍1854年两个巴黎剧院的“真假中国人”之争,通过剧院海报、节目单、剧评等资料,整理出实际演出的各个杂技桥段,说明这些表演迄今如何影响法国观众对“正宗”中国表演的想象。另外,讲者也介绍世博会里出现过的中国戏班,反复在海报图画中出现的琵琶女,以及几位当时较为知名的旅法艺人如田阿喜,说明他在海外所面临的各种文化冲击,以及他最后放弃演艺生涯,转向脚踏实地的经商而致富等故事。
结尾部分,讲者对整个讲座内容做出了总结:在特定的19世纪法国舞台上,曾一度出现了这样一个如万花筒似缤纷且多样化的中国形象,或许不够完整,不够客观,不够现实,却充满了别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找。那些想象,那些似是而非的夸张,那些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在时代大潮的演进中变化着,却又坚守着,始终能引起我们的好奇、惊叹,共鸣,与啼笑皆非。
讲座的最后,台下观众与讲者进行了相关问题的互动交流。询问了因记述者群体与面向群体相分离而产生的相关戏剧资料的来源问题,得到了以报纸广告(主要)、剧评、外交官日记(少)、政治审核的记录(官方态度)为主的回答。关注了舞台上中国形象的分期变化问题,探讨了元素与具体内容之间变与不变的微妙关系,并考虑了与19世纪中国戏剧与法国本土戏剧舞台布景上的差异等问题等,均得到了罗老师细致而生动的解释。讲座在青联会主席的宣讲中圆满落下帷幕。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