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19日,当今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法兰西公学院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文学及比较文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院通讯院士,安托瓦纳·贡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教授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为热爱法国文学的师生们带来了连续三场、精彩绝伦的专题讲座。贡巴尼翁教授以“剑拔弩张的文学”为主线,分三个专题诠释了充满对抗性的文学世界。
笔与剑(La plume et l’épée)
“铁笔如刃”,这一隐喻在各个文明中由来已久。笔锋似剑,甚利于剑。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一直是战斗的利器。十九世纪的法国,政治权力更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与此同时,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增长的读者对文化有了新的诉求,文字工作者不断增多。在社会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法国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作家。若说古希腊时期的文学与竞技息息相关,那十九世纪的大部分作家却是真正的“运动员”:他们文笔犀利,具有攻击性;擅长运动,体魄强健。手中的鹅毛笔也是一柄利刃,文学就是在战斗。
挖苦与攻击(Épigramme et personnalité)
刀光剑影的文学世界中,作家们究竟如何战斗呢?这需要回溯许多十九世纪文人所使用的含有“抨击”之意的法语词汇。但无论直接或迂回,文学作品的批评形成了一个战场,充满了极端暴力的色彩。当时主要有两种战斗形式,古典讽刺诗(Épigramme),以及诞生于十九世纪的人身攻击(Personnalité)。两种战斗在形式、方法、目标及打击程度等各方面有所不同,引发了文坛一场场纷争。十九世纪的文学世界里,作家们剑拔弩张,频频交锋。
毁誉与决斗(Diffamation et duel)
文学上的针锋相对产生了两种结果:毁誉与决斗。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云变幻,政权更替频繁,合法性屡受质疑,其颁布的法令虽然完备,却缺乏公信力。当争端发生之时,与其将裁决的权力交予当局手中,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决斗私下解决问题。从文学作品的内容到作家本人的经历都充分反映出19世纪“决斗”的社会风貌。
每场讲座之后,贡巴尼翁先生都会耐心解答现场听众所提出的问题。法语系的陈杰老师为本次专题讲座提供了精彩的翻译。活动最末,外文学院法语系褚孝泉教授致辞,感谢贡巴尼翁先生为复旦师生带来的三场文学盛宴。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