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系讲座回顾——《作为信息传递的文学翻译》

2017年5月18日下午,翻译家、诗人、杉达大学日语系施小炜教授应邀来到母校复旦大学为外文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一场题为《作为信息传递的文学翻译》的学术讲座,文科楼220会议室座无虚席。

施教授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事物、观念、过程、关系均以信息形式存在的时代,文学、文本、作者、读者、译者及其写作、翻译、阅读也概莫能外。当我们把文学及文学作品看作一种错综复杂的信息系统并进行翻译时,译者的任务是以“信息的等量传递”为理想的信息处理。然而,完全等量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实际的文学翻译过程中,“增量”或者“减量”的“信息传递”几乎在所难免。无奈进行减量信息传递时,保留哪部分信息;不得不进行增量时,增量部分是否具有合理性,是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思考和权衡的,也是进行文学翻译研究时值得深入考察的部分。

施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用古体七言诗翻译《鲁拜集》(堀井梁步日译),用古体长短句翻译和歌等诗歌翻译实例,具体说明了“增量”和“减量”翻译。用定格诗进行诗歌翻译,译入形式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这些例子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相对性等量”。

在提问环节,施教授耐心地回答了会场听众的问题,进一步阐释了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增量”和“减量”。讲座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