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晚,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李长栓教授受外文学院邀请来到复旦大学,为学校师生以及一些翻译界人士带来了题为“翻译是发现和再现真相的过程”的讲座,陶友兰教授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辞。
李老师在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翻译的见解,他将自己25年资深翻译经验总结为三个词——理解,表达和取舍。在本次讲座的主题下,这三个词则被阐释为“发现事实真相”,“再现事实真相”和“跨越语言文化障碍”。而要做到这几点,则要求译者要理解作者原意,同时进行忠实表达,多提问,多搜索,多查证,同时表达形式也要灵活调整。
李老师十分重视原文中包含的“真相”。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文本的理解哪怕只有1%的疑惑也要多加查证。如果对于一个词语、概念自己不能解释,那就是不懂,就一定要去搜索。而“真相”也需要判断,需要挖掘。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多提问题,多找漏洞。比如“坚持好干部原则”这一句,到底应该理解为坚持“好干部”原则还是好好坚持干部原则。发现了这一问题后就要搜索查证,最后发现“好干部”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由此才确定了“真相”。再如,一篇文章内包含秦汉时代与东晋南北朝粮食产量比例的计算结果,译员不能直接照搬,而应该多个心眼,核实对错。李老师和他的学生在发现问题后,通过不断搜索查询,甚至找到两本专业书籍进行核对最终得出了正确的数字。“Evidence-based translation”、“科学翻译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搜索查证呢?李老师有一句名言,“没有Google就做不好翻译。” 原文有方位描述的,搜索查看相关地图;有指向文内某处或文外某处的,查看核实;涉及中国或汉字文化圈的,查看中文原始资料。这些对于译员的信息检索、获取能力有一定要求;而这样的查证过程更需要的则是译员的责任心和以及对翻译的热爱。比如在翻译“1271年,马可波罗继承其父亲衣钵来到中国……”这一段时,如果没有求真、查证的精神,那么或许译员就会直接翻译。但一个重视“真相”的译员却会通过Google等途径核实这其中的时间、地点等史实,然后便发现“1271年”是马可波罗出发的时间,而且他不是“继承父亲衣钵”,而是和父亲、叔叔一起出发的。这样,翻译才是发现并再现了真相。
除了Google,其实还有其他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提升翻译质量的策略。在跨越文化障碍这个问题上,李老师多次提到大部分原文可以通过直译较为自然地表达好原义,译员不能画蛇添足;但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原文难以直译,那么这时就要变通取舍。省略、简化、概括、补充、解释、改写等变通方法,对中英文写作规律和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都能帮助提升译员的自身能力。
翻译不是从文字到文字,译员要批判看待机器翻译,加强语言功底,考虑读者感受同时多做检验,否则就容易出现将“签到处”译为“sign everywhere”这样的笑话。
提升自身语言能力,掌握多个策略方法,再加上求真、求实的查证精神,就能更好的理解、表达原文,发现并再现真相。而这样的译者的精神,指引的是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李长栓教授的讲座,观点独特,干货满满,在大家的不舍和掌声中圆满结束。翻译就是求真,翻译就是研究,翻译就是查证。千姿百态的真实案例,风趣幽默的独到求解,再现的是译者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和求真求善的责任感。“小心翻译,多方求证”,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翻译看似是简单的文字转换,然而要做好翻译,背后蕴含的却是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坚持“真相”,坚持查证。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