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多语种翻译研究与人才培养”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020年11月22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庆祝复旦大学外文学科创建115周年系列活动翻译研究专场,探讨“新时期多语种翻译研究与人才培养”,邀请11位专家学者共襄译学盛会。本次研讨会由外文学院高永伟教授、郑咏滟教授、袁莉教授和陶友兰教授主持,在腾讯会议平台直播,吸引了全国近500师生参加。

 

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和学者(按发言顺序)有:浙江大学的许钧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北京大学赵振江教授;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同济大学朱建华教授;同济大学吴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会军教授。

 

院长高永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高院长介绍了外文学院在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大师和经典译作,并向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会议议程:上午场

8:30开始,许钧教授、王克非教授、黄友义副会长、赵振江教授、王东风教授、刘云虹教授依次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上午会议由院长高永伟教授和法语系主任袁莉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教授许钧教授:关于翻译、翻译教育与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于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许钧教授首先认为语言多元化是实现文化多元化的条件,而翻译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譬如,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陈望道先生和严复先生的译作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次,对于翻译教育,许钧教授认为教师的翻译成果与教学紧密相关,翻译也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另外,我国虽然已经形成翻译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但仍然要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翻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有所思考,并引领学生建立自己的翻译观。最后,在翻译研究方面,翻译界仍然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翻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我的翻译学认识

王克非教授在谈到对翻译学的认识时,认为首先要重视翻译的价值。可以说,我国每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翻译的贡献,无视翻译价值就是“忘本、冒犯、无知”。当前翻译研究的深入开展可以围绕以下五个主题进行:1、翻译的基本认识;2、译学研究的焦点;3、译学研究的范式;4、译学研究的趋势(如中国特色、国际对话);5、译学研究的交叉性。因时间所限,王教授着重阐述了他对翻译的解读: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化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了翻译的三个基本因素,即:译者、转化、文化,“译有所为,首在译者”,“关注译者,就是关注文化”。对于多语种翻译研究,王教授认为各语种之间应建立联合平台对翻译共性、翻译文化等进行考察。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通过翻译让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黄友义副会长从宏观层面梳理了新形势下翻译人才培养的方针和要求。他首先通过具体的中国特色话语的翻译实例,说明中西译者在意识形态和理解上的差别,进而强调翻译学科建设的意义。他随后分享了自己对“2020年至2025年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方案”的认识以及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市场缺口。另外,他详细解读了“发展方案”中有关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设置原则。最后,黄局希望通过翻译将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远,呼吁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出三点要求:1)改革,提高质量,服务社会学习;2)领会实质,抓住精髓;3)翻译,忠实原意,语言完美。

 

北京大学赵振江教授:诗歌翻译是二度创作

 赵教授是《红楼梦》西班牙译本的翻译专家,他分享了自己对诗歌翻译的心得体会。他引用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观点,认为:如果诗人利用翻译创造自己的诗歌,这样译不出好的译作,而好的译者则恰恰相反。但是诗歌的翻译也不能逐字逐句进行,译文也应该是诗,是一种二度创作。但是,这种二度创作也需要中、西译者的通力合作。总体而言,诗歌翻译是意境上的翻译,而不是韵律上的翻译。最后,赵教授以译作和原作为例,再次强调“诗歌翻译要像创作,而诗歌创作不能像蹩脚的翻译”。

 

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诗学等值与诗学翻译 

王教授分享了他在翻译等值与翻译诗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针对文学翻译提出诗学等值的概念,认为文学翻译只有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原文的诗学功能,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原文的审美价值体现出来。这种旨在传达原文诗学功能的翻译称为诗学翻译,称这样的对应关系为诗学等值,并对诗学等值、诗学功能和诗学翻译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界定。从诗学的角度看,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大量具有文学性的表达方式没有被翻译出来,导致原文的审美价值受损严重。因此,应该从诗学的角度更新我们的文学翻译理念,重新认识文学翻译。

 

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中西翻译批评研究的共通与互补——以许钧和安托万·贝尔曼为例 

刘教授所关注的是翻译批评理论。她认为中西方在翻译批评研究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并以许钧教授和贝尔曼教授的翻译批评观为例作了说明。她认为,两位教授都认识到翻译批评的现状,认为翻译批评的目的在于指导翻译活动的进行,因而努力拓展翻译批评的理论途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贝尔曼力求在翻译批评中建构新的理论途径,从翻译主体入手,借鉴阐释学的理论探索译者为中心的模式;许钧教授则认为要建立一定的翻译价值观,这才是翻译批评的基础,而翻译批评就是对翻译本质的探讨。

 

会议议程:下午场

下午两点,袁筱一教授、黄忠廉教授、朱建华教授、吴赟教授、孙会军教授依次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先后由我院翻译系主任陶友兰教授和副院长郑咏滟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数字人文与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 

袁教授从数字人文角度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前,数字人文在人文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两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袁教授认为翻译研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人文学科,翻译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是更应该关注数字人文研究的崛起对翻译的影响。例如,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语料库翻译学可以提升翻译研究在方法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对翻译领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袁教授认为要正视这一事实,厘清翻译研究中机器与人所擅长的不同方面,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学科建设与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小语种MTI工作坊实验模式解探 

黄教授介绍了小语种翻译工作坊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小语种MTI教育质量,黄教授将翻译工作坊模式引入教学当中。黄教授的翻译工作坊模式分为两个阶段、四个训练过程,即“外汉笔头全译+双向口译”和“外汉笔头全译+变译训练”。一开始由工作坊选出坊主作为项目负责人,督促成员完成翻译任务。从第二个学期开始,翻译工作坊要先后进行汉外互译和变译训练。经过三个学期的集体和自行笔译训练的模式,学生要达到10万字的翻译总量。总体而言,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经过了变译、翻译心得撰写等历练,可以水到渠成地完成小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且质量可观。

 

同济大学朱建华教授 跨文化专业交际与德语翻译人才培养——以德语MTI硕士培养为例 

朱教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介绍了同济大学德语MTI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在MTI培养中,同济大学突出课程设置的“跨文化交际”特色,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如专业技术文本写作、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法规翻译等。朱教授认为,学生一方面应学习德汉专用语各个层面的特点,掌握翻译技巧;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语用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翻译素质。

 

同济大学吴赟教授新文科建设中的翻译学科发展:使命与路径 

吴教授梳理了民族复兴语境下翻译学科发展的导向、问题和路径。她首先介绍了国外的新文科概念,概述了国内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在新的语境下,翻译学科可从四个维度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1、新技术革命与翻译学科的融合性发展;2、历史新节点与翻译学科新使命;3、进入新时代与翻译学科中国化;4、全球新格局与翻译学科国际化。但是,翻译学科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跨学科研究不足、过程导向与功能导向研究偏少、未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技术优势、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基于此,吴教授认为翻译研究应面向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努力构建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面向市场进行翻译人才培养,还要重视新技术、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会军教授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

孙教授从《新文科建设宣言》出发,提出要为翻译学科的发展寻找新的命题。孙教授认为,在构建中国特色理论的同时,要打造翻译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创新和输出。就翻译研究而言,借鉴西方理论之后,应该重视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把握自己的传统、筛选可继承之处,最终形成自成一派的翻译研究话语体系。

 

闭幕式:郑咏滟副院长主持

首先由许钧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许教授给予本次会议高度评价,认为邀请参会的高校很有代表性,他们的翻译学科都建设得很好,因此,外语学科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重视翻译学科。会议选题非常实在,体现了多语种融合特色;邀请的专家具有代表性,包括老、中、青三代学者,体现了对翻译学科的持续发展意识;5个语种11个专家的报告涵盖领域广、跨度大,带着问题和研究而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许钧教授代表受邀专家对主办方表示感谢。

 

最后,高院长感谢所有与会专家精彩纷呈的发言,这些真知灼见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高院长希望专家们继续关注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发展,欢迎他们来复旦大学做客。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多所高校的不同语种知名学者,集中研讨新时期多语种翻译研究与人才培养。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开阔了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为我院翻译学研究和翻译学博士、硕士的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翻译学科在全国译界的学术影响力。参会师生对本次会议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