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号

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1. 从《雁门集》漫谈中外文学批评 (梁欣荣,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2. 回归自然的希冀:威廉•福克纳作品中“自然”主题分析 (李常磊,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3. 论《月照不幸人》里对母爱追求的双重性 (王影君,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 花草植物在莎剧中的意象功能 (丁菲菲,中国科技大学外语系)
  5. 莫里森作品中美国黑人身份的两难探析 (贾玉凯、付小兰,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6. 《简•爱》在20 世纪中国的译介及其经典化建构 (胡娟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7. 两个时代的“疯子们”(李新梅,复旦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

 

语言学与教学研究

  1. 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认知解读 Word 文档 (王莎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 不同类型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对于投入量假设的再度探讨 (黄沭云,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3. 论国骂的结构形式及其含义理解 (曾衍桃,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4. 相声小品的幽默机制——以名词语义认知冲突为例 (王晓军、林帅,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翻译研究

  1. 基于加细程度的翻译标准探讨 (陈建生、雷宇,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 《汉英大词典》(第三版)的框架结构 (杜开怀,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
  3. 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研究:阐释与运用 (李欣,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4. “关联—目的论”视角下归化、异化的洽洽融合 (王峰,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5. 从存在主义本体论看“Feminism”的汉译 (应伟伟,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从《雁门集》漫谈中外文学批评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梁欣荣

摘  要:当今,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研究,关键问题是立足于文本,如果需要引用西方理论时,必需先考虑这些理论是否适当,有无必要,能不能使文章更有深度,而不只是够不够时髦。研习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英美文学理论,更要能够有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不应盲目套用大师或赶流行而不知所云。

关键词:雁门集  文学理论 中国古典文学

 

回归自然的希冀:威廉•福克纳作品中“自然”主题分析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常磊

摘  要:对于久居美国南方小城的福克纳来说,南方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自然”情结是其创作的动力,而作品中的“自然”又是其终身孜孜追求的的主题。他从浪漫主义视角描写了南方自然的美丽风光,从现实主义视角下透视了战后南方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所引起的担忧与恐惧,从自然主义视角警示了南方人将面临的惩罚和毁灭,体现了其回归自然的期盼。

关键词:自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论《月照不幸人》对母爱追求的双重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王影君

摘  要:运用原型分析理论,通过对尤金·奥尼尔的自传性戏剧《月照不幸人》的宗教原型与生活原型的双重分析与对照,发现了主人公与作家在心灵的潜意识深处所幽隐着的对现实母亲的不满、失望、怨恨甚至是背叛,以及对宗教神话里圣母的发现、仰慕、追随与归依的心路历程,揭示出正是潜意识中对母爱追求的双重性构成了剧中人物悲剧命运的一大根源。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原型;圣母;母亲;母爱

 

花草植物在莎剧中的意象功能

中国科技大学外语系 丁菲菲

摘  要:花草植物在莎剧中的反复出现并非一般性的点缀,作为意象词语,它们更多承担着显明主题的功用:李尔王的一顶草冠,解释了他疯癫的病源、病症及病理变化;朱丽叶想像中的曼德拉草就已经拉开凄惨结局的帘幕;潘狄娜手中的四溢的鲜花预示着冬天的童话即将过去,春天已然临近。哈姆雷特眼中荒芜不治的园中的野草,展现了社会的混乱无序的一面。这些花草树木在不同剧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既丰富了作品内容,又深化了对主人公内心活动的描写与理解,是帮助我们理解莎剧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植物 意象 莎剧 意义

 

莫里森作品中美国黑人身份的两难探析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付小兰、贾玉凯

摘  要:“两难”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涉及的有关身份的主题,这种无从选择而又不得不选择的人生境遇构成人物身份的悲剧性。当代黑人女作家莫里森通过一系列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具有双重意识的非裔美国人面对白色洪流和黑色本源时所处的两难尴尬的境地。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移民国家,大熔炉是对其种族同化的形象描述。然而,融合并不意味着平等。与其说是主流吸收个体,不如说它是少数族裔被迫转变固有身份的过程。美国非裔族群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对称性尤显突出。本文从历史文化视角,依托莫里森作品,按照“假设-论证”思路分三个层面探究黑人族群能否摆脱双重身份的困境,力图为边缘族裔提供一条可供探讨的生存之路。

关键词:两难;托妮·莫里森;非裔美国人;历史;双重身份

 

《简·爱》在20 世纪中国的译介及其经典化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胡娟娟

摘  要:时至今日,《简•爱》已毋庸置疑地成为一部经典性的作品,但是它20世纪中国的经典化道路却并不平坦。本文以《简•爱》在上世纪我国的际遇为线索,以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中关于“经典化”的论述为理论为视角,探讨《简•爱》在中国20世纪不同时期里的译介和接受,分析社会文化因素对小说经典地位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经典,译介

 

两个时代的“疯子们”

——悲剧《瓦尔普吉斯之夜,或骑士的脚步》与《第六病室》的互文性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 李新梅

摘  要:《瓦尔普吉斯之夜,或骑士的脚步》是当代俄罗斯作家维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的悲剧作品。这虽然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剧作,但其故事情节、人物体系、矛盾冲突、艺术风格却与百年前契诃夫的现实主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有着很多互文之处。正是通过互文手法,叶罗菲耶夫塑造了类似于契诃夫笔下的“疯子”形象,讲述了发生在苏维埃精神病院第四病室的故事,以此来展示苏维埃社会现实的荒诞性,揭露极权主义体制下的种种丑陋和虚伪。

关键词:《瓦尔普吉斯之夜,或骑士的脚步》;《第六病室》;疯子;互文性

 

莎翁悲剧《李尔王》认知解读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莎烈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不仅是人类心智工作的基本模式”,也人类心智产物(这里指文学作品)构建的手段。莎翁悲剧《李尔王》的主旨基本上是建立在概念隐喻BLINDNESS IS DECONSTRUCTION框架之中的。在《李尔王》一剧中,莎翁不仅把BLENDNESS意象有机地融进国王李尔处理王权和分封领土等问题上呈现出的盲目和非理性的行为中,而且在戏剧的另一情节线索中也重点凸显了伯爵格鲁斯特处理家族事物时的非理性和盲目决策。这些错误不仅导致了他们个人的悲剧,同时给国家极其子女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甚至死亡。本文拟从概念隐喻BLINDNESS IS DECONSTRUCTION及与眼睛、服装等意象图式阐释盲目和非理性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和悲剧。

关键词:概念隐喻;盲目和非理性;毁灭

 

任务类型对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对于投入量假设的再度探讨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黄沭云

摘  要:“任务诱导投入”假设(Task-induced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认为词汇的习得与加工时的投入量有关,投入量越大,词汇的记忆效果越好(Laufer and Hulstijn, 2001),本实验通过六项不同的词汇学习任务来验证该假设。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投入量会对词汇即时记忆产生不同的促进作用,但投入量大的学习任务并不一定比投入量小的任务更好的协助词汇习得,同时投入量的三个因素需求,搜索,评估的作用并不等同。而六组不同的任务对词汇的延时记忆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词汇的附带习得虽然和投入量有关,但同时也受到时间和频率对习得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帮助我们反思投入量假设并更好的设计词汇任务类型。

关键词:投入量假设;词汇附带习得;加工深度

 

论国骂的结构形式及其含义理解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曾衍桃

摘  要:国骂是常见于汉语口语的一种表达形式,通常释义为“詈词,表示怨恨、愤怒等情绪”。本文探讨国骂的基本类型与结构形式、功能及其意义理解,研究发现,国骂语词并不完全表示不好的负面情绪,还可以表示中性或者正面的情绪。笔者无意于刻意为这类语词正名,但它们绝不是十恶不赦的词语,语言研究应予以充分重视。

关键词:国骂;结构与类型;功能与含义

 

相声小品的幽默机制——以名词语义认知冲突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王晓军、林帅

摘  要:在相声小品的现场表演中,名词的语义认知冲突往往带来了幽默效果。对名词语义认知冲突的探索可以从描述性语义特征、关涉性语义特征、指称性语义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就词法而言,构成语素义与词汇单位整体义之间的认知冲突也能达到幽默效果。

关键词:相声小品;幽默;机制;名词;语义认知冲突

 

基于加细程度的翻译标准探讨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建生、雷宇

摘  要:本文基于兰盖克(Langacker)的相关论点,阐释、分析意象意义—加细程度—在翻译评价中的作用。当下翻译评价理论研究受现象学和解释学的影响深刻,翻译评价研究再也不可能停留在对原文结构和意义的分析上,必须进入译者的“意向性分析”,解读作品的“意义阐释”,译者对世界的体验理解等深层次研究。我们以为译者对原文理论信念和历史偏见“悬搁”起来的趋势,是过分强调人文主义的表现。如果我们用“加细程度理论”来指导翻译评价理论研究,可以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评价;加细程度;人文主义;矫枉过正

 

《汉英大词典》(第三版)的框架结构

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 杜开怀

摘  要:2010年推出的《汉英大词典》(第三版)在框架结构上较之旧版既有传承,更有创新,充分考虑和体现了词典的编纂宗旨和目标用户的参考需求。以词典类型为切入点,采取历时对比与共时比较的方法,认为该版力求融合信息丰富、编排合理、体例统一、译义准确、检索便捷的优点,凸显了编码功能及用户友善的宗旨,其优缺点对同类词典的编纂及修订、乃至词典交际都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框架结构;编纂宗旨;编码功能;用户友善

 

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研究:阐释与运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李欣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英汉翻译中话语标记语的显化和隐化现象,揭示了造成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然后探讨了汉英翻译中运用话语标记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恰当运用话语标记语来建构自然流畅的目标语文本。这些讨论对于话语标记语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语篇和人际功能;口头交互式话语;语用翻译策略

 

“关联—目的论”视角下归化、异化的洽洽融合 

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王 峰

摘  要:本文就翻译的归化、异化策略分层次进行了区分,就目前翻译界对语言层面的归化和异化的主次优先问题莫衷一是的现象,提出从关联—目的论视角来辩证看待问题,即译者要预见译语读者的交际问题,构建丰富的语境效果,以实现跨语言文化传播的目的。不同的翻译目的、读者对象、文本类型等因素都左右翻译策略的制定,归化、异化可以在关联—目的论的引导下兼顾了翻译活动认知与功能两方面,实现两种策略的洽洽融合。考虑到目前推介华夏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呼唤,文章主要选取了汉译英为例分析。

关键词:归化;异化;关联论;目的论

 

从存在主义本体论看“Feminism”的汉译

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应伟伟

摘  要:自“feminism”这一术语产生后西方学界始终无法对它进行明确的界定,因为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女权主义”这一译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之后已无法覆盖当代“feminism”的尊重女性群体内部差异、多元的特点。本文从存在主义的哲学视角出发,在探讨了女性主义的本体论的基础上,建议将“feminism”译成“女性主义”,这一译法即关照了自由、激进、多元为特征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又体现了在以本体论为趋向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女性主义对女性个体的完整自我的塑造和其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的生命诉求。

关键词:存在主义;本体论;女性主义;汉译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