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号

文学:

 

1. 消声、言说与成长:马歇尔的《褐姑娘、褐砖房》研究

 

作者:方  红

 

摘要:本文以消声与言说为切入点,提出葆拉•马歇尔的《褐女孩、赫砖房》将少女萨丽娜的声音置于母亲消声与个体发声的张力之间;置于种族主义的消声压力与黑人发声努力的张力之间;置于个体自我发声与巴巴多斯族群发声双重需要之间。这一设计不仅成功以女性双声言说的变化表现少女的成长;也以叛逆期少女不畏权威、伸张自我寓意种族歧视语境中被消声女性具有言说能力,体现了兼顾族群发展与女性个人发展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立场。

 

关键词:消声 言说 成长小说 后殖民女性主义

 

2. 英国后骑士时代的娱乐焦虑:《亨利五世》的体育政治

 

作者:陶久胜

 

摘要:英国后骑士时代的体育一词更少意指中世纪以来培养作战技能的运动项目,其服务人体与政体健康的功能性内涵逐渐被消耗身体与威胁王权的毁灭性意义所取代,更多被神学家和精英人士指称为非道德的淫乱享乐狂欢与非法的扰乱社会秩序之娱乐。《亨利五世》中的国王亨利使军事战争、王国治理和王室婚姻等一切政治事件娱乐化,把体育变为国王维护个人英雄主义的政治工具与意识形态,与军事训练和骑士荣誉无关。斯图亚特早期国王的娱乐生活印证莎士比亚对剧中亨利的体育书写,强化了莎士比亚表达的早期现代英国对国王与贵族阶层无节制的娱乐给王权带来政治危机的焦虑。

 

关键词:《亨利五世》;后骑士时代;体育;都铎-斯图亚特;焦虑

 

3. 《道连·葛雷的画像》:王尔德对语言的反思

 

作者:张俊萍、王澍雨

 

摘要:探讨语言自身的叙事性以及语言所构筑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具有实验性质的现代、后现代小说的一大特征,但19世纪英国作家王尔德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也同样具备现代小说的“元语言”、“元叙事”性质。以妙语连珠闻名世界的语言大师王尔德,在这部小说中不仅讲述了关于道连·格雷的奇异故事,同时还反思了语言自身的叙事功能、叙事特性,特别是语言如何成就现实、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怎样在人的认知活动中起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王尔德;语言;叙事;道连

 

4. 犯罪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十九世纪初英国新门派犯罪小说

 

作者:陈后亮

 

摘要:“新门派小说”是指在19世纪初风行于英国、以传奇化的犯罪描写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犯罪小说。它从18世纪的哥特式小说和历史传奇那里继承了很多“煽色腥”元素,又用悬疑和推理为后来侦探文学的兴起做好了铺垫,成为犯罪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其对犯罪行为的过度浪漫化虚构以及道德立场的含混性,新门派小说曾长期被评论家视为文学垃圾的代表。但随着犯罪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问题,也开始得到重新认识。

 

关键词:新门派;犯罪小说;狄更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

 

5. 历史本真与文本重读——伍尔夫传记补遗与研究

 

作者:朱海峰

 

摘要:尽管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作品中展现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和阶级观念,但学界普遍认为她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也没有参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运动,是一位如她丈夫所说的“自亚里士多德创造了政治动物一词以来最不具有此特点的人”,因此推断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和阶级观念仅局限于文本之中。然而,笔者通过考证发现,伍尔夫曾在伦敦国王学院女子系就读,参加过妇女运动,并支持工人阶级运动。本文挖掘伍尔夫所参与的政治运动,进而对伍尔夫传记进行补遗,并探究其文本中蕴含的政治思想与她本人的政治经历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国王学院;妇女运动;工人阶级运动

 

6. 欲望之绝——《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佛教思想

 

作者:骆谋贝

 

摘要:毛姆写作《月亮与六便士》之际正是西方发生精神危机之时,在东方宗教填补西方人信仰真空的语境下,该小说成了毛姆持续关注东方宗教和哲学的开端。围绕弃绝欲望这一主题,《月亮与六便士》对高更生平加以重写,并仿拟了佛陀出家修行的故事,同时在情节进程中融注了深受佛教哲学影响的叔本华有关艺术与死亡寂灭有助于否定生命意志的论断,从而对西方现代自我观念提出了挑战,毛姆坚信佛教的智慧将为人们解决现代性问题提供启发和思想资源。

 

关键词:《月亮与六便士》;高更;佛陀;思特里克兰德;欲望;生命意志

 

7. 拾遗补阙:中国古典叙事对热奈特叙事时间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作者:邱  蓓

 

摘要: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从时序(order),时长(duration)和频率(frequency)三个方面讨论了叙事话语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但是他提出的叙事时间理论并不完善。本文从时序、时长和频率三个方面剖析西方叙事时间理论未能覆盖的理论盲区,论证中国古典叙事时间理论如何填补这些空缺。在探讨中西叙事时间理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同时,挖掘中西叙事时间理论的文化思想渊源和美学涵义,并提议建构一种融合中国文学叙述特点和西方叙事理论的叙事学。

 

关键词:叙事时间理论;“隔年下种”与时序;“趁窝和泥”与时局;“草蛇灰线”与频率

 

8. 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女主人公的完满人性

 

作者:王婉赢

 

摘要: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是歌德魏玛时期代表作,凝结了诗人对完满人性的推崇和呼唤。本文从文本入手,寻找诠释依据,着重分析伊菲格妮从待拯救者到自主理性的人的成长,并透过“散文——诗剧”的经典转向看歌德对完满人性的执着追求。从而说明歌德借助伊菲格妮的形象塑造人性典范,剧中女主人公挣脱命运论牢笼的自我解放,展现出了接近神性的伟大人性,不仅符合启蒙时期的时代要求,更反映了歌德建立启蒙社会的政治理想。

 

关键字: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  完满人性

 

语言学:

 

9.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二语习得语言复杂度研究的元分析(1990-2015)

 

作者:张军(Lawrence Jun Zhang)、王丽萍、吴红云

 

摘 要:语言复杂度是认知语言学视阈下二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运用CiteSpace这一文献分析可视化软件,对国际权威数据库Web of Science-SSCI核心合集中有关语言复杂度的829篇论文进行深度挖掘,绘制出1990至2015年间语言复杂度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文献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可视化地呈现了该领域的高影响力文献、核心领域和热点课题,旨在对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语言复杂度研究进行元分析。研究发现,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复杂度主要被应用于任务复杂度研究中;句法复杂度及语言复杂度和流利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国际语言复杂度研究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复杂度;CiteSpace

 

10. 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与西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对比

 

作者:姜  宏、祝  晶

 

摘要:作为功能主义范式的重点研究对象,“意义”在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和西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理阐述和研究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同属功能主义,两大流派的意义观自然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譬如二者对意义的本质及其特点认识相同,都注重语境对意义的制约作用。但不同的学理渊源使得二者之间也存有不少相异的地方,譬如二者对意义的阐述和研究视角各有侧重,对意义阐述的分量和集中度不同。这些相通和相异以及二者对意义观的研究成果不乏相互借鉴之处,对其进行对比,既可以加深我们对“意义”的理解,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两大理论的整体认识。

 

关键词:意义 功能语法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 对比

 

11. 情感语音研究的方式与类别

 

作者:马秋武、王  婷

 

摘要:本文首先对情感语音的声学与感知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说明情感语音的语言学与非语言学研究之间所存在的异同,并以此阐释情感语调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与目标。

 

关键词:情感语调、声学、感知、研究方式与类别

 

12. 法国语言学Topoï理论研究

 

作者:吴  瑶

 

摘要:作为跨学科的研究课题,Topoï理论在20世纪法国由论辩主义代表学者安孔布尔(Jean-Claude Anscombre)在语言学领域中提出并进行了新的论证。安孔布尔将Topoï理论视作分析话语意义时、针对语义和语用问题的整合视角,突显语用要素对构建话语意义、保持话语连贯的重要作用。他总结了Topoï的三大特点:作为支撑推理的普遍原则、话语内在语言性以及渐进性。针对句子的隐藏结构,不同于迪克罗(Oswald Ducrot)的复调理论,安孔布尔选择Topoï来进行阐释,并从词入手,论证捆绑在词汇上的Topoï束。

 

关键词:Topoï  安孔布尔  语用  论辩

 

13. 拟态词的跨语言考察

 

作者:叶婧婷

 

摘要:本文从跨语言角度,对比分析世界语言中拟态词的分布,考察拟态词在不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拟态词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地区和非洲地区。通过考察不同类型语言中的拟态词,我们发现拟态词和语言类型有对应关系。一般而言,声调语言和非屈折型语言中拟态词比较丰富。从认知上看,拟态词是说话人主观性的投射,是一种“现场表演”。

 

关键词:拟态词 声调 屈折 戏剧性

 

14. 网络医学健康词库(HTF)的建设及其汉化

 

作者:丁  骏

 

摘要:目前正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语言学系编撰建设中的网络“医学健康词库”(Health TermFinder,简称HTF)兼备在线平台和信息工具的身份,可供检索医疗健康术语。已经选取了乳腺癌、肺癌等数个疾病词库主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与HTF团队合作,负责建设该词库的汉化版(即英汉双语化)。本文系统概述了HTF这一新兴的词典类电子信息工具,深入探讨了HTF的性质结构、语料组织、用户界面、以及独立研编的编撰方针。文章首先剖析了HTF的宏观结构,即其本质上的归属——到底是医学词典类还是医学术语类工具,之后两部分讨论了基于语料库的词条挑选方式及微观结构的设计,以及两者背后以用户为主导的编撰思想,基于词典学及语言学习多样模式中的最优原则。第五部分重点介绍了该词典双语化合作项目的现状,第六部分则对未来发展中可能使用的适应性超媒体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在线词典;医学健康词库;用户主导;汉化;适应性超媒体

    ​

15. 基于语料库的法语异议表达语用策略分析

 

作者:杨晓燕

              

摘要:异议表达是语言交际中的常见行为,是话语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法语交际过程中,交谈双方在看法产生分歧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语用策略来表达异议,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本文以当代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对话为研究数据,对口语中表达异议的会话进程和话语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目的在于考察法语中表达异议的不同语用策略及其使用情况,最后探讨对语用策略选择产生影响的社会变量及因素。

关键词:法语  口语语料库  异议(désaccord) 语用策略  变量

 

翻译:

 

16. 试析《中华汉英大词典》的编纂特色

 

作者:万江波

 

摘要:《中华汉英大词典》(以下略作《中华》)诞生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发展中国话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时期。为满足新时期要求,《中华》呈现出以下一些编纂特色:第一,奉行“有保留的描写主义”编纂方针;第二,《中华》是一部收词覆盖面较广的足本汉英词典;第三,提供音训、义训及部分形训内容;第四,释义兼顾语义与语用两个层面,力求“超越等值”。

 

关键词:《中华汉英大词典》(中华);足本;形训;有保留的描写主义;超越等值

 

17. 《推背图》在西方世界的译介和传播(1867-2017)

 

作者:许  明

 

摘要:《推背图》是中国重要的古代典籍,在西方世界的译介和传播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缓慢成长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勾勒和描绘这一百五十年的译介和传播史,总结其特点和趋势,指出当前《推背图》翻译研究处于遭受冷落的边缘地位,以期引起学界对《推背图》译介与传播研究的关注,进而拓宽易学翻译研究的范围,推动以《推背图》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交流。

 

关键词:《推背图》;西方世界;译介;传播

18. 译介·比较·阐发:艾米莉·狄金森“中国化”的三路径

 

作者:卢 婕

 

摘要:在过去三十几年里,中国学者主要通过译介、比较研究以及跨文明阐发研究三条路径助推艾米莉·狄金森的“中国化”之旅。译介经历了从文学集的选篇到单行本、到全集的翻译出版过程;比较研究历经了“以西扬西”、“以中促西”和“以西彰中”三个阶段;跨文明阐发研究则主要是以道家、佛教和禅学等东方智慧阐释狄金森诗歌。以译介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主力,以跨文明阐发研究为先锋,中国的狄金森研究因为其背景、目的、范式的不同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英语世界的狄金森研究之路。中国化之后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已经成长为一株不同于美国本土的、盛开在中华文苑中的奇葩。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中国化;译介;比较;跨文明阐发

 

19. 论德汉互译基本单位——语元

 

作者:赵志勇、高凤兰

 

摘  要:翻译基本单位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思维与语言相互转换的动态心理过程为研究视角,在言语活动理论的框架下对语言学术语——语元进行界说。在此基础上从语元对概念的依存性特征出发论证其作为翻译基本单位的可能性,并以德汉互译的翻译实践证明其作为翻译基本单位的可操作性。从而确立语元为德汉互译的基本单位。

 

关键词:语元 概念 翻译单位

 

20. “求异存同”:翻译社会学视域下庞德《诗经》译本再解读

 

作者:高  博

 

摘要:翻译社会学认为翻译具有社会属性,其本质在于重现他者与自我的关系,途径是通过还原“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原初差异并跨越差异,使其产生联系,形成互动。庞德《诗经》译本一边连接他者(源语),一边连接自我(目的语),彼此彰显差异,整合互动,体现了翻译的社会属性。新的翻译观弥合了庞译《诗经》中翻译属性与文学属性的间隙,凸显了译本的文化交流属性,同时它也为我们理解庞德的“创译”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翻译社会学;差异;庞德;《诗经》

 

21. 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诗歌翻译思想评析

作者:林嘉新

 

摘要:华兹生是中国文学译介史上的重要翻译家,提出过许多颇具启发性与学术性的翻译思想。本文着手于学术思想史的渊源,全面解析其翻译思想的谱系与内涵,并辅以翻译案例检视其“译言译行”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华兹生的诗歌翻译思想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体察了译诗艺术性、可读性与阐释性等接受语境的当下性问题,同时不失对译诗文献功能的关照。在实践中,华兹生践行了其译诗理念,其译诗不仅较好地传递了中国古典文化,也获得了良好的接受效果。对其诗歌翻译思想的研究不仅能丰富文学翻译思想史的谱系,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规律的迷思。

 

关键词:华兹生,诗歌翻译,翻译思想,接受语境,文献功能

 

22. 《塔纳赫》汉译、释经与译不准原则

 

作者:刘  平

 

摘要:本文以《塔纳赫》为基础,将“新译本”、“恢复本”置于与原文以及与“和合本”的对比中,探讨圣经汉译运动试图回归或恢复原文的意义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达成。本文仅从正典以及宗教核心观念等两个方面给出自己的探讨和回答,认为就信仰对象、释经以及实践而论,三个汉译本受到译不准原则的限制而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因此,本文认为每部汉译本都试图推陈出“新”或“恢复”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每部译本都是新译本,每部译本都是恢复本。

 

关键词:《塔纳赫》; 释经; 译不准原则; 和合本

 

23.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全景图——读《研究翻译和口译》评介

 

作者:韩子满、徐珊珊

 

摘要:《研究翻译和口译》是一部翻译研究综述类工具书。该书以后结构主义观点为准绳,对当前翻译学领域的研究现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全局性的扫描。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力图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注重各种方法论之间的联系,维护学科内部连贯性。全书结构合理,信息全面,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在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不同层次读者展开翻译研究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研究翻译和口译  翻译研究  方法论  后结构主义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