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季号

 

语言学:

 

1. 事件结构的三维表征—对Croft事件表征模式的评介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吕长竑 刘凤玲

 

摘 要:事件结构的三维表征模式是克罗夫特在《动词:体及因果结构》中提出的一种新的事件结构表征方式。该模式由一维的因果结构与二维的体结构组成,是对克罗夫特早期事件结构表征方式的修正,主要体现在:(1)将因果链与体结构表征剥离开来,避免了论元指派时的不确定性;(2)提出了二维体结构—时间(t)维度和性状(q)维度—来描绘事件随时间而展开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文德勒的动词体进行了细分和扩展;(3)将一维的因果链添加到二维的体结构形成三维事件结构模式。该模式不仅揭示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次事件的体特征做了细致的描绘,为事件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模式实现了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直接连接,简化了论元实现过程。

 

关键词:事件表征 因果链 体结构 体类型 论元实现

 

2. 形式聚焦方式对注意及二语形式学习的影响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 卢燕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戴炜栋

 

摘 要:本研究调查了一种输入型(篇章强化)及两种输出型(单人口头产出和合作口头产出)形式聚焦方式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注意及学习英语过去虚拟式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输出型的形式聚焦,不论是单人口头产出还是合作口头产出,都能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学习,但合作产出较单人产出并无显著优势;第二,输入型的形式聚焦方式,即篇章强化,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学习并无积极作用。本文认为,纯粹的篇章强化无法有效触发注意及促进学习的主要原因是目标结构的凸显性受到了任务要求的制约;口头产出对注意和学习的促进作用则验证了“输出假设”,但实施合作的具体条件限制了合作口头产出促进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二语学习 形式聚焦 篇章强化 单人口头产出 合作口头产出

 

3. 俄语情态情境成分的认知研究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曾婷

 

摘 要:“情境植入”出自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主要关注交际者、言语事件、与言语事件相关情境成分的使用以及对名词短语或限定性小句语义概念化的贡献。本文以俄语句子的情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情境植入理论考察俄语句子情态情境成分的类型、植入方式和特征等,揭示俄语句子情态情境植入的认知机制,在语言类型学研究范式下扩大情境植入理论的研究视野,促进国内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俄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俄语句子情态系统;情境成分;情境植入方式;情境植入特征;二语习得

 

4. 基于CSSCI的外国语言学研究高影响力论文实证分析(2011-2015)

 

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昆,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毛延生

 

摘 要:文章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对 2011-2015 年我国11 种外国语言学研究CSSCI 来源期刊高影响力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我们把被引量≥20,下载量≥1550的论文确定为高影响力论文,被引量≥100,下载量≥3300的论文确定为极高影响力论文。符合条件的高影响力论文618篇,其中极高影响力论文30篇。结果发现:发表高影响力论文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题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实践、翻译实践研究等构成了近 5 年国内外国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就30篇极高影响力论文而言,《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远远超过其它刊物,可以认定为核心影响力期刊;研究的主题依次是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语言理论。就极高影响力的作者年龄而言,我们发现56岁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本研究的诸多发现可以为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开展基于人力资源的学科评价、学者评价以及机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外国语言学;高影响力论文;极高影响力论文;中国知网;CSSCI来源期刊

 

5. 核心图式理论下日语复合动词后项“-上げる”多义性再考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杨晓敏

 

摘 要:本文首先借助核心图式理论对“上げる”各个义项的形成及各义项间的相互关联作出解释;其次讨论复合动词后项“-上げる”与“上げる”的语义关联,并明确后项“-上げる”的语义分化及句法特点;最后指出,前项动词拥有的〔±对他性〕、〔±位移性〕、〔±量变性〕、〔±物理性〕等语义特征对“-上げる”的语义用法产生制约,这些语义的丧失与“-上げる”的语法化同步实现。

 

关键词:核心图式;复合动词;上げる;多义性

 

6. 中国学习者英语通用语能力的构建

 

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俞希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LF)用于不同母语背景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笔者提出了ELF能力概念,将其解构为三大部分:语言认知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和价值认同体系,分别涉及知识技能、语言行为和意识态度三个方面。本文尝试性地描述了构成ELF能力的各个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着眼于中国语境,探讨这一能力发展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法。笔者主张采取多视角、跨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意识。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英语通用语能力;英语教学

 

7. 跨学科视野下的演化语言学研究全景图 ——《演化语言学》述评

 

作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楚行军

 

摘 要:《演化语言学》是一部系统展现当代语言起源和演化研究发展全景的教科书。该书在概述演化语言学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等的基础上,从跨学科视角、特别是人类学、生理学和神经科学三个层面梳理语言演化研究发展现状,分析语言能力和语言结构的演化历程。全书紧跟演化语言学发展前沿,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可供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学习者研读和参考。 

 

关键词:演化语言学;跨学科视野;语言起源和演化

 

文学:

 

8. Some Thoughts on Victorian Novel: A Talk at English, Fudan University, 25 Nov. 2016

 

作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Donald Stone

 

9. 文学伦理·文学翻译·世界文学:托马斯·奥利弗·毕比教授访谈

 

作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卢婕

               

摘 要:托马斯·奥利弗·毕比教授是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语言与文学学院著名的比较文学与德语教授,世界顶级人文学术期刊《比较文学研究》(A&HCI)的主编。2016年7月,毕比教授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和四川大学之邀参加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七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2016年四川大学UIP国际实践周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卢婕作为毕比教授参会和国际周的专职助理,以面谈和电子邮件访谈的方式就“文学伦理”“翻译研究”“世界文学”等几个热点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

 

关键词:文学伦理;翻译研究;世界文学;托马斯·奥利弗·毕比

 

10. 从《随意敲门》探析莫特利笔下的路西法效应

 

作者:上海大学 庞好农

 

摘 要:黑人作家莫特利在《随意敲门》里以白人为主人公,披露贫穷也同样扭曲着白人青年灵魂的社会现象,其作家视野已从黑人种族问题延伸到人类的共性问题。莫特利从国家机器规训、学校规训和家庭规训来展示社会规训与路西法效应的内在关联,然后从撒谎、盗窃和江湖义气等方面揭示了情境力量与路西法效应的密切关系。莫特利的情境冲突描写为该小说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多变性提供了素材,最后揭示了自卑情结与路西法效应的相互关系,表明社会规训失当会造成生命个体的人格缺陷, 在适当的外界诱因下还可能促使犯罪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威拉德·莫特利 《随意敲门》 路西法效应 社会规训 情境力量

 

11. 从后结构主义解读《斯通家史札记》中女性身份的变化与建构

 

作者: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付筱娜,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时贵仁

 

摘 要:在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加拿大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她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与探究也为她们的作品赢得了极高的赞誉,特别是作品中关于女性如何摆脱传统的束缚、争取自由和发展的探索对我们研究女性的身份构建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本文从后结构主义角度入手,以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著作《斯通家史札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黛西以及其他书中女性的人生轨迹的分析,探究男权社会下女性身份的特征以及她们如何打破传统身份特征对女性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限制,构建自身价值,构建新的身份。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女性;身份构建;自我实现

 

12. 危机重重:论山姆· 谢泼德《地狱之神》的戏剧空间

 

作者: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孔 瑞

 

摘 要:美国当代戏剧家山姆·谢泼德的三幕剧《地狱之神》不仅是一部政治批判戏剧, 更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精神境遇的危机意识。本文借鉴空间理论,探讨重重危机的呈现与戏剧空间的关联,并试图揭示戏剧人物危机感之源头。该剧的戏剧社会空间揭示了空间表征的极权政治危机;戏剧舞台空间强化了知觉空间中的环境危机;戏剧场景空间体现了阈限空间中人物的身份认同危机。

 

关键词:《地狱之神》;危机;空间

 

13. 加拿大原住民戏剧中的“厌女症”书写?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文益

 

摘 要:《干唇得搬去卡普斯卡辛》(Dry Lips Oughta Move to Kapuskasing,1989)是当代加拿大最负盛名的原住民剧作家汤姆森·海威(Tomson Highway)的代表作。这部戏剧以幽默、荒诞的写实笔法描写了保留地原住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悲惨窘境,尤其凸显了原住民男性对原住民女性的厌恶和憎恨。剧中的原住民女性所体现出来的女性特征、地位、母性,甚至生育都与原住民传统大相径庭。她们不仅是男性的附属品、更是男性发泄的对象。事实上,海威并没有强化主流社会对原住民女性刻板形象的认识;相反,他认为殖民压迫和父权制度是女性暴力行为的根源,而且只有赤裸裸地揭露殖民主义的本质,原住民女性所遭受的创伤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治愈。

 

关键词:《干唇》;厌女症;物品化;强奸;文化治愈

 

14. 城市自然的再发现:论加里·斯奈德的后现代城市叙事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马特

     

摘 要: 随着西方学界中城市生态批评的复兴,此前未受重视的斯奈德的后现代城市叙事成为研究其生态意识的重要文本。斯奈德的城市书写以消解城市/自然二元对立为线索,致力于重新发现城市自然及其内在价值。城市自然深深影响了斯奈德的生物区域主义思想,促使他以后现代城市空间为舞台,在流域意识的关照下平等看待人造空间与自然环境,培养出一种扎根于本地城市环境的地方感,在第一社区中探寻实现生态栖息的方法。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后现代叙事;城市生态批评;城市自然;第一社区

 

15. 旅行写作“讲述”与“展示”的“真实”——以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为例

 

作者:西北大学文学院 赵飒飒

     

摘 要: 西方非虚构旅行写作的“真实”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为例,阐释了其旅行写作追求“真实”的过程。奈保尔作品中体现了“讲述”到“展示”的变化,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实现作者所宣扬的“真实”。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剖析奈保尔在旅行写作体裁发展上的思考,还可窥视后殖民旅行写作在传达“真实”上的困境。

 

关键词:旅行写作;V.S.奈保尔;“真实”

 

16.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身份探寻与历史书写

 

作者: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苏鑫

 

摘 要: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是一位在历史中探寻身份的书写者,身份探寻贯穿在他的整个创作中,罗斯身份的探寻经历了分裂、修正、和解的过程,伴随着焦虑、自觉、反思的叙述基调。罗斯的身份探寻与当今重返历史、重构历史的趋势相结合,历史书写是通过个体经验对历史的解构和重构,是对历史进行艺术化的想象和创作,是他身份探寻的多空间、多层次的尝试。罗斯在作品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开放的、不确定的身份取向。伴随历史书写的深入,罗斯的身份观念不断的修正,逐步强调身份与历史的密切关系,身份不仅是在历史中生成,同样也被历史所塑形,身份始终带有深深的保守性,这体现出罗斯对美国犹太人身份探寻的动态发展和思辨性。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身份探寻;历史书写

 

17. 南亚穆斯林流散作家的9·11文学创作

 

作者:吉首大学文学院 罗琼

 

摘 要:9·11事件爆发以来,以美国文坛为主,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系列直接描述9·11事件或间接阐述事件影响的文学作品。其中,不同于美国本土作家将关注点集中在个人情感和民族创伤层面,一批原籍反恐战争前线的南亚穆斯林流散作家主要从穆斯林—西方的双重视角入手,以南亚穆斯林人物形象为刻画中心,采用非母语的英语进行创作。非母语的叙述者通过语言的杂语化运用来暗示的身份的多重性,赋予文字符号以不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延伸感,同时擅长于借助语句节奏变化来改变原有语意,以达到重新阐释的目的。这些语言艺术表现方式既表现出流散作家双重身份的创作优势,也突出了南亚地方特色。

 

关键词:穆斯林;流散作家;9·11文学,叙述语言

 

18. 奥斯维辛灾难与美国后现代主义诗学的发生

 

作者:太原师范学院 尚婷

 

摘 要:阿多尔诺所预言的“奥斯威辛之后诗歌不复存在”,在二战后的美国并没有出现。恰恰相反,基于对西方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的深刻反思、对近现代高度发达的理性意识的严厉批判,战后美国诗歌迅速挣脱了既往的审美程式和抒情模式,而以“能量投射”来重新定义诗歌,在语言狂欢、诗体解放中求取写作与生命的同构。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后现代诗群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诗坛。不容忽略的是,以查尔斯·奥尔森为代表的先锋诗人在以激进的“反传统”姿态摧毁现代主义诗歌堡垒之时,又吸纳了“庞德——威廉斯”一脉的后现代因子,顺应并推动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后现代转型。

 

关键词:奥斯维辛;后现代主义;美国诗歌;形而上学

 

19. 传记小说何以可能?——《福楼拜的鹦鹉》、《亚瑟与乔治》的个人同一性与传记创作探索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王一平

 

摘 要:《福楼拜的鹦鹉》和《亚瑟与乔治》是英国名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实验性传记小说。两部小说分别以非虚构人物福楼拜、柯南·道尔为创作对象,并探讨了传记小说中对象人物的身份合法性、传记书写的有效性等问题。小说默认了以意识为基,以“先验自我”为个人同一性依据的传记人物认知基准,并在具体创作中藉由对新旧史料、多种传记之间关系等的探索,在独断论式的人物形象之外,提示出了一种开放的、作为作者意向性对象的传记人物理解方式。

 

关键词:《福楼拜的鹦鹉》;《亚瑟与乔治》;朱利安•巴恩斯;传记小说;同一性

 

20. 启蒙-人本主义的自由幻象——歌德《浮士德》悲剧的第一动因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孔婧倩,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吴建广

 

摘 要:歌德《浮士德》是一部不可分割的完整悲剧,原因在于主人公浮士德试图把自己从神性-自然秩序中解脱出来,颠覆神主人仆的关系,获得人本主义式的自由。存在于世界中的人既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各种规定性,更无法彻底脱离这一既存秩序,因而,人本主义的自由不仅是现代性诸多幻象之一,更是人类走向悲剧的根源。第一场“夜”中,浮士德纠结于对此在的牢狱般感受,意欲借助秘籍和地灵解放自己;当万念俱灰时,上演了一出宗教般的人本主义复活剧。

 

关键词:歌德,浮士德,人本主义,自由,幻象

 

21. 作为一种“述行”的言说方式——论玛丽·奥利弗的诗歌成就

 

作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倪志娟

 

摘 要:美国当代女诗人玛丽·奥利弗继承了自然文学传统,她的诗歌以自然为绝对主题。她追求沉浸于自然之中的美妙体验,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这种沉浸的美与幸福。她的诗歌呈现于读者的并非一种固态的文本,而是一种启示和方向,最终导向读者的身体力行。

 

关键词:述行;物化;沉浸

 

22. 论莱斯利·菲德勒后现代主义文学观的通俗化特征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伍艳红,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朱芳

 

摘 要:美国后现代文学批评先驱莱斯利·菲德勒认为,通俗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特征,此类文学摆脱现代主义“纯艺术”观念,提供娱乐也表达政治立场,跨越雅俗边界为精英和大众读者带来“迷醉”感受,帮助他们在后现代时期获得个体精神慰藉。基于这一分析,他提出关注“迷醉”的通俗化文学批评主张。菲德勒率先使用“后现代主义文学”一词并描绘其清晰轮廓,对文学通俗化的相关问题做出独树一帜的论述,启示我们应重新思考受到忽视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以及通俗文学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菲德勒;后现代主义文学;通俗化;迷醉

 

23. 首部非裔美国小说《总统的女儿》的叙事伦理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肖旭

 

摘 要:作为美国文学史上首部由非裔创作的小说及反奴隶制文学经典文本,威廉姆·威尔斯·布朗所著《总统的女儿》在国外学界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学界对其关注较少。本文以修辞性叙事理论为基础对其展开解读。文章认为,这部小说通过副文本元素增强作者叙述的权威性,通过“自然文本”的引入增加小说叙事的可信度,以及凸显奴隶制下的白人遭遇唤起白人读者对奴隶制的憎恶与反感,由内而外,构建起了小说的叙事伦理,从而在叙述过程中唤起了读者的共鸣,达成了反奴隶制的目的。

 

关键词:《总统的女儿》;反奴隶制叙事;修辞性阅读;叙事伦理

    

24. 试论《自由的恶作剧者》中的双重意识

 

作者: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李雪梅,李群群

 

摘 要:双重意识的矛盾和张力是造成当代身份裂隙和话语圈限的根本原因。本文从维兹诺的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入手,聚焦了当代印第安人在多元文化阈限空间中的身份选择和生存策略,印证了维兹诺身份话语的当代品性。从对意识天枰失衡的抗争和呐喊,到对双重意识融合共生的渴望和向往,双重意识流转的背后隐匿的是维兹诺对当代印第安人生存策略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维兹诺;《自由的恶作剧者》; 双重意识;混血恶作剧者;共生

 

25. 宗教维度下美国本土裔作品中的族裔性构建——以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为例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陈靓

 

摘要:在当代美国本土裔作品中,族裔性的构建可以有效彰显文化身份。其中,宗教元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的考察,读者可以看到她在人物塑造和主题改写等方面构建了现代性下的美国本土族裔特质。如果把厄德里克作品下的本土裔部落看作是一个宏大文本的话,其中的每个人物以各自不同的空间特质展示了这个文本的族裔特质。由此反观当代美国本土裔作家创作,他们不仅在现代性中重塑本土裔传统,同样也在本土裔传统中重塑着他们所理解的现代性。

 

关键词:族裔性;美国本土文学;宗教;路易斯·厄德里克

 

26. 西方库柏研究综述

 

作者:武汉大学 马岳玲

 

摘 要:库柏在西方批评史上虽然遭到半个多世纪的冷遇,但依然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库柏研究在西方学界迅速发展起来,不同学科如美国文学、美国历史学以及美国研究等都开始重新审视库柏。随着西方思想界的学科化和系统化发展,库柏研究也呈多元化态势,而作为经典作家的库柏也成为很多理论与方法的试金石。即便西方的库柏研究已然浩如烟海,但仍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待人们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库柏;当代研究;西方;综述

 

27. 麦尔维尔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杨金才《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姜礼福

 

摘 要:《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是杨金才20多年麦尔维尔研究的选论。该著作立足当下意识形态高度,对麦尔维尔进行重新定位,在深入考察麦尔维尔个人经历、创作思想以及系统梳理麦尔维尔作品的基础上,从多元维度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读、重点剖析和系统评价,考察其主题思想、叙事方式及作家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取向。著作揭示了麦尔维尔世界观的矛盾性及其对西方殖民主义所持的暧昧态度,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美国经典作家研究的东方视角和中国声音,拓展了麦尔维尔研究范式,将国内麦尔维尔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麦尔维尔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杨金才

 

翻译:

 

28. 21世纪初两个新型读者群:《哈利波特》中译本的接受

 

作者: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 陳德鴻

               

摘 要:本文审视《哈利•波特》中译本的阅读情况,阐述了过去二十年间在中国出现的两个新型读者群:一是批评型的读者,另一是自己从事翻译的读者,二者都在网路上发挥了他们的影响力。批评型的读者指出一些译本的错处,并加以修改;从事翻译的读者不理侵犯版权的指控,重新翻译及发布自己的的译本。他们在译本接受的过程中强行介入,对翻译活动起了革命性的冲击。翻译研究必须把这些读者置于“接受史”的重要位置来考察。

 

关键词:文本接受史,阅读翻译小说,翻译质量,《哈利•波特》,网络译本

 

29.《金瓶梅》芮效卫译本的入俗与脱俗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 朱振武,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洪晓丹

 

摘 要:《金瓶梅》中随处可见的熟语,包括那些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是中国文学创作中常有的一种写作元素。美国著名汉学家芮效卫历经四十余年译介《金瓶梅》,他以原著文本为最终归宿的翻译风格,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重心置于芮译本中对熟语翻译的得与失,力求以小见大,从各类熟语的巧妙翻译处理方法中总结延伸,从文学翻译视角管窥蠡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熟语;熟语翻译;《金瓶梅》;芮效卫

 

30. 道成肉身与圣经翻译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 任东升

 

摘 要:圣经体现了人作者的文本多样性和神作者的启示统一性,永不停止的圣经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接近和揭示圣经启示的必由途径,因而“巴别塔-道成肉身-重建巴别塔”具有翻译学意义。本文探究圣经文本含示语际转换的神学理解,探讨圣经翻译的神学依据“道成肉身”,逐字翻译和逐意翻译乃以神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两种圣经翻译哲学,分别体现为“直译/形式对应”和“动态/功能对等”。当代圣经译者努力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寻求折中的翻译哲学。

 

关键词:道成肉身;语际转换;圣经翻译;翻译哲学

 

31. 误读与悟读:《文心雕龙》书名英译研究

 

作者:江苏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戴文静

 

摘 要:本文在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以中西现代译者间“见异求同”的阐释与对话为推手,系统梳理各类《文心雕龙》书名的英文表达,通过拨析美国译者和华裔译者的误读与悟读现象,探赜他者误读与悟读张力背后深层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诗学的入思之路。研究发现美国译者的社会性更强,他们更愿选择归化的翻译方式,更看中语言的修辞作用,而华裔译者总体在语言和结构的把握上相对更为精准,更看重译语的美学表达。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中西现代译者间“见异求同”的阐释与对话是消解消解中国传统文论英译误读,从而走向悟读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论;英译;阐释

 

32. 忠实还是自由?理性还是非理性:译者的伦理选择——罗宾逊与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思想比较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 彭萍,朱桀

 

摘 要:罗宾逊和切斯特曼在论述翻译伦理时均采用了译者视角,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交际对话伦理。但不同的是,罗宾逊充分肯定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译者的自由和显性作用,从而提高了译者的地位;而切斯特曼的伦理模式更突出译者“忠实”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自由和个性表达,实际上削弱了译者的地位。此外,切斯特曼在肯定译者具有交流会话作用的同时,强调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应遵循一定的限制和规范,因此是以译者的理性行为为基础对译者的伦理道德提出了要求;而罗宾逊不仅认可译者的理性行为,更突出强调译者的非理性行为同样不可或缺。 

 

关键词:罗宾逊;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思想;比较

 

33. 语义显明,交际见效——亨顿《论语》英译本鉴评

 

作者: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张德福

 

摘 要:文本细读是客观评价一个典籍译本的前提和关键。文本细读发现,20世纪末出现的亨顿《论语》英译本以服务于普通读者为目的,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操作方法,展现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并施、原文意蕴和译文畅达兼顾的双重特色,为当前中国典籍外译能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亨顿;《论语》;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34. 中国文学在瑞典的译介研究(1924-2015)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叶艳,重庆工商大学 向鹏

 

摘 要:本文梳理了中国文学在瑞典译介发展的历史脉络,详细介绍了自1924年以来投身于翻译中国文学的三代瑞典翻译家及所译的文学作品,分析译者的文本选择特征,讨论了以马悦然、陈安娜、白山人为代表的瑞典译者所倾向于采取的翻译方法,以期能够对中国文学在瑞典及北欧的翻译与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文学;瑞典;译介主体;文本选择;翻译策略

 

35. 从《古韵》在英国的流行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蓓

 

摘 要:凌叔华的英文自传体小说《古韵》集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和文学价值于一体,是带有明显的翻译性质的创作。一经出版立刻风靡英格兰大地,可谓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成功典范。本文认为其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文化译介模式和文化传译策略:一方面《古韵》从发起到写作、出版、宣传的全过程均呈现出英国“本土出品”的面貌,易获受众认同;另一方面小说通过文化植入、视觉形象及科普、联想式文化译法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无穷魅力。

 

关键词:凌叔华;《古韵》;文化传播;翻译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