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
1. 运用分析性评估标准引导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动态评估与反馈
作者: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部 Lawrence Jun Zhang (张军) 刘晓齐,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兵
摘 要:本文研究了教师将分析性写作评估标准 (Jacobs et al.,1981)实践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课堂动态评估。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考察教学前后103名学生写作成绩的显著性差异,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测评估标准中的五大元素:写作内容、篇章组织、语言衔接、词汇使用和写作规范性来说明其对教学的影响力(R2=.564)。结果表明,课堂动态评估写作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促其获得评估知识。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社会互动理论;分析性写作评估标准;动态评估与反馈
2. 语言景观研究的东方视角:日本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作者:复旦大学 黄小丽
摘 要:日本的语言景观研究主要从地理学、多语化、语言服务、语言经济学及社会语言学等角度进行考察,其中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本文根据语言景观的置放位置、设置主体、目标人群、目的、背景条件、决策过程、使用语言等要素,分别考察了日本的官方语言景观及少数族群聚居区、强势方言区与弱势方言区、驻日美军基地等不同地区的语言景观,为解读日本社会不同的语言权势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样本,并总结了对中国语言景观研究的5点启示。
关键词:语言景观;日本;社会语言学
文学:
3. The Magic Book in Twentieth-Century Fantasy
作者:Robert Maslen, Prof.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Scotland, UK
4. 一只无维度的多维之熊——从莫马迪诗歌《熊》说起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 王卓
摘 要:作为小说家的N.斯科特Ÿ莫马迪一直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然而,遗憾的是,作为诗人的莫马迪和他的诗歌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莫马迪的文学创作生涯从诗歌开始,并贯穿始终。作为“多重声音和视角的娴熟的试验家”,莫马迪总是试图赋予自己的诗歌更多的维度和内涵。西方实验诗学、印第安传统文化和传说、作家的个人情感体验等因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在相互的强化中产生了多维度的诗意效果。莫马迪早期诗歌代表作“熊”所体现的正是这种特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莫马迪之熊呈现出全然不同的维度:后象征主义的话语体系勾勒出的物质之熊满足着我们的感官体验,却难以承载更为丰富的诗性想象和精神追索;印第安神话的话语体系剔除了这只熊的筋骨,使其呈现出无维度的、超验的精神特质,从而弥补了物质之熊的精神匮乏;而在与福克纳之熊的交互参照中,这只熊呈现出印第安独特的生态观。多元文化交汇的生产性赋予了莫马迪之熊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构建出一只“无维度”的多维之熊。
关键词:N·斯科特·莫马迪;“熊”;多元文化;多维度
5. 狩猎、素食主义与伦理:从《皆大欢喜》第二幕第一景谈起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 胡鹏
摘 要:《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一部著名的喜剧,它借用了田园文学的形式表达更加丰富的批判内容。本文拟将戏剧与同时代的狩猎文化与素食主义观念联系起来,剖析其中复杂的伦理观念,以及莎士比亚所表现的早期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猎鹿;素食主义;伦理;《皆大欢喜》
6.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研究
作者: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邹威华,成都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伏珊
摘 要:在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该理论的思想集大成者。该理论在种族、旧族性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重点关注“新族性”与“旧族性”的差异,阐释“新族性”的内核及特质,突出“新族性”文化政治的“差异性”、“动态性”等。同时,霍尔和吉罗伊的文化身份有机地融入到该理论的建构之中,表征出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并由此彰显出该理论对伯明翰学派、对后殖民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贡献。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斯图亚特·霍尔;保罗·吉罗伊;差异的政治
7. 什么是“戏剧独白”?——法国戏剧独白定义沿革及关于戏剧独白判断标准的新思考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赵英晖
摘 要:对独白的定义历来层出不穷,然而,现当代戏剧中存在大量独白化倾向严重的对白,既有独白定义提供的情境标准,无助于我们判断一段戏剧话语是否独白,无助于我们进行戏剧独白研究时界定研究对象范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法国古典时期至当代有代表性的戏剧独白定义进行考察,归纳发展趋势并分析成因,提出在情境因素复杂的现当代戏剧中,判断一段戏剧话语是否独白,还应关注毗邻对间的关联度。
关键词:戏剧独白;定义;趋势;判断标准
8. 论当代莎士比亚研究中的“当下主义”
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星
摘 要:“当下主义”(Presentism)为进入21世纪以来莎学领域新兴的研究理论,主张从当代视角出发解读莎士比亚。学界批评其刻意忽视历史,并在选择研究文本时存在局限性,易造成文学研究的倒退。本文针对这些批评,结合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所作的历史本质讨论分析当下主义的理论基础,并细审其莎学研究实践,指出当下主义无法取代历史主义,但可成为其重要补充,有助于现有莎学研究理论的自审、修正,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莎士比亚这一文化现象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当下主义;历史主义;莎士比亚研究;历史书写;文学批评
9. 论《霍默与兰利》的荒诞书写
作者:丽水学院 杨茜,湖南大学 李伟荣
摘 要: E·L·多克托罗的小说《霍默与兰利》利用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及事件为蓝本,不仅表现了从镀金时代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历史,而且细致描写了霍默与兰利两兄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运用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霍默与兰利》,可以更深入理解小说的荒诞书写及主人公的抗争行动。《霍默与兰利》的荒诞书写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荒诞命运、荒诞人际关系的展示上;两位主人公亦利用不同方式进行了拒斥“不诚”、恪守“本真”的坚决反抗,从而也印证了萨特和加缪存在主义理论和小说对于多克托罗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E.L.多克托罗;《霍默与兰利》;荒诞;存在主义
10. 论《乐观者的女儿》中的记忆之场
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刘智欢
摘 要: 韦尔蒂的《乐观者的女儿》讲述了现代美国南方的记忆危机以及小说人物不同的应对策略。小镇居民构建记忆之场,捍卫南方传统价值;“白人垃圾”费伊破坏记忆之场的神圣性,以忘记过去摆脱社会规约的束缚;主人公劳雷尔最终意识到只有承担起记忆的责任,才能保持过去和现在的连续性,进而解决南方的记忆危机。韦尔蒂以文学想象再现了记忆与忘记之间的张力,书写了另类的“南方史”。在这个意义上,《乐观者的女儿》也可视为南方记忆之场。
关键词:尤多拉•韦尔蒂;《乐观者的女儿》;记忆之场;集体记忆;记忆的责任
11. 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史及其意义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光贞
摘 要:在海外各种文版对莫言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中,以日本的最多最早。1988年《枯河》日译本首次登陆日本以来,至今莫言的作品几乎全部被翻译成日文出版,这在日本的中国文学接受史上极为罕见。日本读者将阅读莫言文学当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途径。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史及传播过程,对中国文化文学“走出去”,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莫言文学;日本;接受史;意义
12. 利己主义”与“商人英雄”——论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
作者:四川大学 王一平
摘 要:安·兰德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以经济和商业活动为基本主题,以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的“商人”为主角,设计了独出心裁的“精英罢工”情节主线,充分演绎了其理性利己主义思想。安·兰德秉持理性自利的伦理观,将一切行为放到人性自利的逻辑中重新确认,将他人的利益纳入到自我的价值(体系)之中。她的经济观则是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理念的自由放任和公平交易原则,而“商人”便是这一原则的道成肉身。同时,安·兰德也支持相当有限的“守夜人”国家设计,对“大政府”的干预可能对社会、个人造成的侵害极为警惕。安·兰德对“理性”之力过于理想化,也忽略了许多复杂的现实难题,但其小说对理念的渲染和英雄形象的塑造却富有魅力,形成了一种“浪漫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关键词: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利己主义;商人;英雄
13. 论加里·斯奈德《当下》的诗学空间
作者: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耿纪永 赵美欧
摘 要:《当下》是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2015年推出的最新力作。这部诗集包含“旅行者”、“当地人”、“祖先”和“此刻出发”四个部分,是斯奈德日常生活的截面,也是一部时空交错的穿越行记。《当下》将生态的处所、虚幻的想象、互融的诗画、伸缩的时间等因素孱杂交织在一起,构筑了一个无限开放又不断内延的诗学空间,完美诠释了诗人身在当下,心怀古今的诗歌人生。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当下》;诗学空间;处所意识;艺格敷词
14. 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感性”与“男性气质”
作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孙乐
摘 要:“亚裔美国感性”和“男性气质”是长期以来用来度量华裔美国文学的两大核心概念。二者曾被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用来颠覆并重塑美国华裔的刻板印象,但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又呈现出多样的目标和策略。本文试图从历史语境、主题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探究二者在雷庭招、赵健秀、黄哲伦三位华裔美国男作家作品中的流变,及其在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存在意义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亚裔美国感性;男性气质;雷庭招;赵健秀;黄哲伦
15. 走出牢笼之后:从《耶稣的童年》看库切小说的创作轨迹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段枫
摘 要:在《耶稣的童年》中,库切通过对“乌有之邦”诺维拉的构建,探讨了人类在摆脱历史创伤之后,如何从历史的记忆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发现普世规则和善意之外的个体生命愉悦和乐趣,从而建设某种新生活这一重要问题,标志着库切小说创作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为了揭示这一被以往评论忽视的主题,本文挖掘了“历史”一词在《耶稣的童年》中被赋予的全新内涵,考察了库切在聚焦人物西蒙的意识和其他人物声音之间形成的对话和碰撞,最后分析了大卫这一“逃生艺术家”形象,尝试说明这个特立独行的孩子象征的,并非耶稣式的救世主,而是某种“挣脱锁链”的希望。
关键词:库切;《耶稣的童年》;历史与记忆;伦理生活
16. 历史话语与时代语境的交织——论《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疾病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 毛亚斌
摘 要:托马斯·曼在其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不仅运用疾病题材强化了小说的没落主题,更在当时的“世纪末”文化语境下将关于疾病的多重话语融入布家四代人的存在状态中去,反映出世纪之交时期观念的杂糅和立场的徘徊。本文将小说中的疾病展演视作一个特定文化知识体系,辨析其中暗含的各种疾病想象与解释,揭示出作家对艺术家身份的某种辩护,以及他对疾病与人生多角度的认识。
关键词:疾病;世纪之交;《布登勃洛克一家》
17. 动态的叠加,荒谬的通达 ——论《时间箭》中的大屠杀施害者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 雯
摘 要:马丁·艾米斯的《时间箭》采用了大屠杀施害者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不过,叙述者“我”与主人公虽共享一具身体,意识上却明显断裂,各自遵循相反的时间线和因果观。批评家们由此认为该施害者是分裂的,但他们忽视了其在小说高潮阶段发生的意识上的融合。叙事学中的可能世界理论将文本虚构世界看作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可能世界,将文本中不同人物建构的虚拟世界看作是平行的多个可能世界。本文借用该理论中叠加与通达的概念重新审视该施害者,将其分裂与融合看作是叙述者与主人公建构的两个可能世界之间关系变化的结果,力图对施害者的融合给予合理的阐释,解读艾米斯对大屠杀施害者的文学再现方式。
关键词:叠加;通达;施害者;《时间箭》
18. 加拿大黑人文学的谱系建构——评《反思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文化史和历史的在场》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科技大学 綦亮,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肖明慧
摘 要:温福瑞德·西默林的近著《反思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文化史和历史的在场》是国外学界对加拿大黑人文学的首次系统考察。该书糅合民族主义和跨民族主义视角,深入探讨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渊源、加拿大文学史重写和当代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意识等问题。其学术价值主要在于构建出加拿大黑人文学的谱系,阐明了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性、经典性和特殊性,进一步夯实了国外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历史;流散
翻译:
19.《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翻译专栏序
作者: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 陳德鴻
20. 思果研究翻译前之译文与其翻译观之关联初探─ 以《力争上游》、《源远流长》、《天生英哲》为中心
作者: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 张宇杰
摘 要:思果在中文译坛可算享负盛名。然而,评量思果译品的专文不多。本文拟探讨思果未研究翻译前的译品,从《力争上游》、《源远流长》、《天生英哲》三书中甄选译文,扬榷得失,藉此了解他早年的翻译手法与其翻译观的关系。本文指出他早年的翻译手法与其翻译观主要异于五端:“前置词”、“不定冠词”、“后缀”、“复数”、“主语省略”。研究所得,或可俾便日后全面考察思果治译的历程,而对研究译文之为译文的特质(translation universals)更或不无助焉。
关键词:思果;翻译研究;欧化;纯正中文
21. 中国地名中的科技标准、翻译及意义
作者:成都大学 连真然
摘 要: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创新引领社会发展。本文叙述了标准的重要性,阐述了中国地名中的科技标准(共11个),探讨了标准的不同译法,提出了中国地名的新理念,强调了翻译要遵照这些标准和向世界传播这些标准的重要意义等。
关键词:中国地名;科技标准;中国地名的新理念;翻译;重要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 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语篇观
作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范敏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当前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主要聚焦在实践与教学而未能在理论上进行系统探讨。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中出现的文本类型选择问题、术语一致性问题,可重复使用性问题、翻译记忆库更新问题、语境影响问题、翻译原则问题与译后修改问题等未深入研究。本文将从篇章语言学视角,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指出篇章语言学的七个语篇特征——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衔接性、连贯性、互文性与情境性能够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系统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开放与动态的平台。把计算机辅助翻译看作语篇,意味着计算机辅助翻译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可以把语篇与语境因素考虑在内。本研究旨在提高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并促进翻译研究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语篇特征;问题与策略
23. 翻译美学关照下的莎剧赏析与汉译――以《哈姆雷特》为例
作者: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其金
摘 要:本文试以刘宓庆先生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所倡导的“观→品→悟→译”审美图式为依据,选取《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母子会面时的一段无韵诗台词为例,首先对原文文学之美的外在形式,即文学美的第一层――声色之美进行“观览”。随后便将审美焦点集中于“品味”原文文学之美的内在形式,即文学美的第二层――意象之美。然后又在文学美的第三层——涵蕴之美中将审美焦点集中于“领悟”作品潜隐的理性内涵,并对三种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予以解读。之后便过渡到审美图式中的第四个平面——“译”。最后,作者根据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对译文予以审视和评析,希望以此验证该审美图式用以指导莎剧汉译的可行性。
关键词:翻译美学;审美图式;《哈姆雷特》;模仿
24. 汉语政治语篇英译需注意的问题——对《十九大报告》开篇部分英译文的商榷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李明 李思伊
摘 要:本文对《十九大报告》开篇部分的英译文进行了商榷,认为在英译文中选择词语时,要通观语篇全局,选择切合修辞情景、精确传达原文信息的词语,注意语言搭配得当;要深究汉语并列句的表层结构,区分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分层次地在英文中进行表达;要善于运用诸如语序、句式、简洁等消极修辞手段,使译文产生特殊表达效果;要在语篇构建过程中遵守“已知信息—新信息合约”,给读者交待已知的东西,让他们对未知做出预期,从而构建起符合语篇性和可接受性的语篇。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词语选择;修辞;信息布局;语篇建构
25. 中译外翻译话语的双重边缘化:问题与对策
作者: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耿强
摘 要:翻译话语指的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有关翻译的一套认识、知识和真理。中国文学的外译催生了大量有关中译外的翻译话语,但它不论是在中国翻译话语体系还是在西方翻译话语体系里均不受重视,一直处于双重边缘化的状态,因此并未被纳入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建设的资源范围。当前,我们需要把握住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大趋势以及西方翻译话语体系面对来自非西方话语的挑战而引发对“西方/我族中心主义”的批判和改变的需要,详细检视中国文学外译所产生的各类翻译话语资源,提炼并建设中译外翻译话语体系,这对指导中译外实践、丰富中国翻译话语体系、突破西方翻译话语霸权并最终促进中国翻译话语的国际传播而言是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举措。
关键词:中译外;话语体系建设;翻译话语;边缘化
26. Trump汉译定名:一种值得升级为现象的探讨
作者: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卢东民
摘 要:Trump汉译定名存在分歧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学界有部分学者还专门撰文进行了分析。本文在评析前人观点基础上,结合所学,进一步分析了分歧产生的原因,然后以此为据,提出了将Trump汉译定名升级为一种现象加以探讨的看法,并阐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关键词:Trump;汉译;升级;现象;必要性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