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号

 

语言学:

 

1. 交错法辞格结构的认识论研究

 

作者: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岳国法

 

摘 要:交错法辞格的语言表述式中,前后句的语序在结构上是颠倒的,其修辞功能之于意义的生成是辞格交错配列的重要美学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交错法的辞格结构,揭示其悖论性结构、非对称性关系项和非时间性意义模式的特点,审视人作为修辞主体在文本实体的意向化过程中的认识论意义。

 

关键词:交错法;修辞;认知

 

2. 命题预设与语义教学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倪慧

 

摘 要:语义理解不仅包括对明示意义的理解,更应包括对暗示意义的理解。论文基于Frege的“预设”理论,提出了“预设命题”的观点,认为暗示意义包括语篇中的预设信息,此类信息以预设命题的形式存在并可加以概括;传统上,预设被分为三类:语义、语用和文化预设,论文从这三方面对预设进行了意义分析。预设信息所包含的命题意义是各类英语考试阅读部分选择题设计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是预设信息是语义理解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教学中需要加强对预设信息及其所含命题的分析与推定。

 

关键词:预设;命题;真值:预设命题

 

3. 从构成性概念隐喻看朝鲜语复句中从属和并列的包含关系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闫超

 

摘 要:着眼于构成性概念隐喻:其一,朝鲜语的接续词不能成为小句联结到对称性话段和偏侧性话段的形式手段;其二,朝鲜语的连接后缀不能成为对称性话段到偏侧性话段的形式手段。因此,就朝鲜语复句而言,句法层面的小句联结本身就是用法层面的对称性话段和偏侧性话段,而对称性话段又是偏侧性话段的次类。所以,朝鲜语的从属复句和并列复句之间是包含关系:从属复句包含并列复句。

 

关键词:构成性概念隐喻 朝鲜语复句 从属复句 并列复句

 

 

文学:

 

4. 穿越与跨界 ——2016美国普利策戏剧奖《汉密尔顿》的历史维度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银家钰 陈爱敏

 

摘 要:长期以来,美国戏剧研究中,音乐剧一直被排除于外,因为普遍认为,音乐剧研究是艺术专业的专利,与文学专业无关。但本文作者认为音乐剧实现了多个边界的跨越,同样应成为美国戏剧研究关注的对象。论文以美国2016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汉密尔顿》为个案,讨论该剧是如何实现历史的穿越,颠覆既有历史,实现文学与艺术、喜剧与悲剧、娱乐与政治的多重跨越,从而最终完成对美国音乐剧历史超越的。

 

关键词:《汉密尔顿》;音乐剧;穿越;跨界;历史 

 

5.“我思故我在”:《纳罗斯》的思想表达形式与功能

 

作者: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振翎 

 

摘 要:安•佩特里的《纳罗斯》是对两性、种族与阶级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剖析以及对美国二十世纪中期北部小镇的真实写照,其主题已超越了传统黑人文学中心的种族问题和女性文学中心的性别歧视问题。该小说通过思想表达的不同形式来呈现聚焦人物的思维过程,不但突出了美国黑人的主体存在与身份意识,解构美国黑人的刻板形象,揭示小说中心的黑白恋情悲剧的深刻根源,还能促使读者反思美国战后的种族、性别和阶级问题以及个体、社会和新闻媒体在悲剧中的推波助澜,充分体现了佩特里的政治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为其后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拓宽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关键词:《纳罗斯》;思想表达形式与功能;美国黑人的主体存在和身份意识;悲剧根源

 

6. 变革时代中的弥尔顿

 

作者:浙江大学 郝田虎

 

摘 要:自严复以后,进化论在清末民初的中国风靡一时,弥尔顿和进化论有何关系?晚清的中国苦难深重,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华儿女痛定思痛,兴起了自强自新运动,弥尔顿在自助论的传播中扮演了何等角色?1905年,在我国延续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教育制度,弥尔顿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以史料为基础,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指出弥尔顿的思想、作品和生平成为清末民初中国关注的焦点之一,促进了现代中国的转型事业。

 

关键词:弥尔顿;中国;进化论;自助论;转型

 

7. 性属、影响与民族:《伊莎贝拉》与约翰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书写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崔丹,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李增

                                    

摘 要:约翰•济慈经典叙事长诗《伊莎贝拉或“紫苏花盆”》叙述伊莎贝拉与罗伦佐之间惆怅凄婉的爱情悲剧,表达出诗人的多重身份认同焦虑,体现出诗人欲通过诗歌书写实现对焦虑的超越。诗人对异性他者的态度徘徊在精神之恋与肉欲之爱中,展现其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对诗名渴求与前驱诗人的成就令诗人陷入“影响的焦虑”,即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令大英帝国的“英格兰性”消失殆尽,东方殖民扩威胁甚至削弱英国国力,对此,诗人持有民族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欲通过书写女性的疯癫与死亡,引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希腊神话典故,重拾希腊精神来克服以上诸种焦虑,实现超越。

 

关键词:约翰•济慈;《伊莎贝拉》;身份认同焦虑;性属身份焦虑;影响的焦虑;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英格兰性   

 

8. 媒介视域下的历史隐喻与审美新质——论《芬尼根的守灵夜》的文论价值

 

作者:西南大学文学院 王琦 李杰

     

摘 要: 媒介之于乔伊斯,不仅仅是乔伊斯用来扩大自己文学声誉、获取大众读者市场的重要工具,更是其结构小说情节、表达历史隐喻的重要中介。在媒介视域下,《芬尼根的守灵夜》通过描述媒介技术对人感知方式的重塑,揭示了媒介变迁与人类历史循环进程过程的隐喻关系。小说既从陈词和原型相互转换的维度,探索了文学创新的美学规律;又从创造反环境的角度,揭示了文化传统与艺术家个人才能的关系,以文学的方式启发了我们对“文学终结论”的重新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文论价值。

 

关键词:《芬尼根的守灵夜》;媒介;反环境;原型;陈词

 

9. 论《霍默与兰利》的荒诞书写

 

作者:丽水学院 杨茜,湖南大学 李伟荣

     

摘 要: E.L.多克托罗的小说《霍默与兰利》利用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及事件为蓝本,不仅表现了从镀金时代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历史,而且细致描写了霍默与兰利两兄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运用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霍默与兰利》,可以更深入理解小说的荒诞书写及主人公的抗争行动。《霍默与兰利》的荒诞书写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荒诞命运、荒诞人际关系的展示上;两位主人公亦利用不同方式进行了拒斥“不诚”、恪守“本真”的坚决反抗,从而也印证了萨特和加缪存在主义理论和小说对于多克托罗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E.L.多克托罗;《霍默与兰利》;荒诞;存在主义

 

10. 僵局与超越:《森林正前夜》中的反复修辞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赵英晖

 

摘 要:本文分析了法国作家科尔代斯独白剧《森林正前夜》中的反复修辞,指出反复是从音素到文本结构,从微观到宏观贯通该剧的修辞手法,其作用除了通常具有的增强文字节奏性和语势外,还使整个独白呈现僵滞不前、循环往复的局面,构成了对亚里士多德线性进程戏剧的否定。而且,独白者的身世处境也如他的独白一样不断重蹈覆辙,工作和家园的难以寻觅即是恒定归属的隐迹,僵滞的反复中隐藏着尼采式“永恒回归”的宇宙观:当本原和指归都被否定,世界不可能以其他方式存在,一切只能无限循环。然而,独白者对超越的否定并不彻底,仍然渴望永恒的寄托,寄希望于受话者“你”,如同尼采在否定了基督教神学和形而上学之后,仍要以“超人”作为生命的终极意义。

 

关键词:《森林正前夜》;反复修辞;僵局;超越;永恒回归

 

11.《辛白林》中的法律与帝国想象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 胡鹏

 

摘 要:早期现代的英国至少有三种法律传统且彼此间互相竞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的普通法,其次是流行且实践于欧陆的罗马法/民法,最后是王室法令。而莎士比亚对法律十分熟悉,其戏剧反复探索着法律与文学形式的相互作用。本文拟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辛白林》中的法律表征进行分析,结合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法律之争,探讨法律与帝国塑造之间的关系,以展现莎士比亚的法律观。

 

关键词:普通法;罗马法;《辛白林》;帝国

 

12. 意识形态的陷阱:《天下骏马》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机制论析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 张健然

 

摘 要:本文从意识形态层面入手,分析科马克•麦卡锡的《天下骏马》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提出小说主人公约翰•格雷迪•科尔对西部的浪漫想象源于意识形态利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西部的虚幻表征。在家庭、媒介和文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询唤”下,科尔内化了西部神话的核心价值,落入西部神话许诺个体追寻自由权利的虚假意识形态之网。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机制,可以看出麦卡锡解构了孕育浪漫西部图景的意识形态信条,揭露了美国人根深蒂固的西部情结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含蓄且高效的运作机制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科马克•麦卡锡;《天下骏马》;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西部神话

 

13. 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文本世界初探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李慧明 俞东明

 

摘 要:本文从文本世界定义分歧入手,以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选段为例,分析因叙述者参与程度差异,由自由间接/直接话语所构建的亚文本世界和由间接/直接话语构建的亚文本世界在通达性(accessibility)方面的差异;并探讨意识流小说文本世界的构成,总结出其静态和动态两种功能推进方式。本文的观点为文本世界理论适应意识流小说语篇类型,增加其对意识流语篇的解释力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同时也为读者理解意识流小说文本特点,为学者研究读者在阅读意识流小说时的心智表征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本世界;亚文本世界;通达性;意识流;自由间接思想;自由直接思想

 

14. 《院长的十二月》中的媒体奇观与都市问题

 

作者:复旦大学 管阳阳

 

摘 要:本文聚焦索尔·贝娄的小说《院长的十二月》中主人公院长科尔德所发表的讨论芝加哥城市问题的文章,以及由此不断发酵而成的一场媒体奇观,探讨一系列舆论风波所引发的原因与其背后所折射的大都市问题。本文首先剖析院长科尔德在其文章中所述的城市问题与公众所关注的种族问题之间的误解,继而集中讨论小说中所刻画的几位典型的芝加哥人对院长科尔德的反对之声,最终落脚贝娄所洞悉的大都市新闻业中的作秀功夫与其对待大都市的复杂态度。

 

关键词:索尔·贝娄 《院长的十二月》 城市小说 媒体奇观

 

15. 表征徒劳之后的身份追寻与社会批判---论山姆·谢泼德《徒劳》的元戏剧手法

 

作者: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孔 瑞

 

摘 要:美国当代戏剧家山姆·谢泼德的戏剧《徒劳》运用元戏剧手法表达了对戏剧表征论的思考,对个体身份的追寻及社会现实的批判。演员通过“自我指涉”手法中对自我审视和对观众察觉营造反幻觉剧场中具有理性特征的观演关系。暴风雨中埋葬死马的“戏中典仪”隐喻了处于精神荒原的现代人渴望获得救赎,表达了“死亡——再生”原型主题。在终结戏剧被动表征现实之上,“关涉现实”元戏剧手法使戏剧成为反思美国危机现状、追问历史缘由、评判社会现实的工具。

 

关键词:《徒劳》;自我指涉;戏中典仪;关涉现实

 

16. 从“响”字解读《特别响,非常近》中隐含的音轨

 

作者:南京大学 奚茜

 

摘 要:当代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刻画了一个在9·11事件中痛失父亲的小男孩奥斯卡。小男孩努力寻找与父亲生前留下的钥匙所匹配的锁,在此过程中,小男孩与其祖父母交叉诉说着各自的创伤体验。小主人公的听觉主体性投射着当下的社会语境,同时一定程度建构了奥斯卡内心的“声音景观”。多样的创伤背后却隐含着多重音轨,与书名的“响”声相呼应。隐含的音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伤叙事,而是通过重新思考图像与文字背后的听觉形态,解读人的内心张力和语境历史。

 

关键词:《特别响,非常近》;乔纳森·萨福兰·弗尔;音轨;声音景观;听觉形态

 

17. 去殖民化的非洲视角——评马哈茂德·马姆达尼的《界而治之》

 

作者:信息工程大学 石平萍

 

摘 要:《界而治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剖析了殖民主义间接统治在非洲和亚洲前殖民地国家的运用及其在文化和政治层面遗留的危害,就前殖民地国家在后殖民时代如何做到实质性的去殖民化问题,阐述了基于非洲的经验和教训。鉴于当今世界后殖民理论已经成为原宗主国从己方立场诠释和规划后殖民世界的话语和知识体系,马姆达尼的思考和洞见尤为重要。对中国学术界而言,去殖民化的非洲视角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非洲,从而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关键词:《界而治之》;马哈茂德·马姆达尼;去殖民化;非洲

 

 

翻译:

 

18. 晚清期间英汉词典中的音译词

 

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高永伟

 

摘 要:现代汉语中有着成百上千个源自英语的外来词,其中音译词就占了相当的比例。自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始接触之后,来自英语的音译词便逐渐为汉语所吸收,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员。晚清期间出版的英汉词典作为早期记载语言接触的工具书,收录了不少音译词。本文从早期英汉词典中的音译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属性分类和译名演变方面展开论述,以呈现出汉语中最早一批音译词的真实画面。 

 

关键词:音译词;外来词;英汉词典

 

               

19. 论波德莱尔在1949-1976年间中国的译介

 

作者:同济大学 耿纪永

 

摘 要: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是一个异数。随着1949年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剧变,现代主义文学成为禁忌。但波德莱尔在中国的翻译、阅读与接受却并未完全中断。通过梳理波德莱尔在1949-1976年间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译文》杂志和陈敬容等的公开译介与改写,以施蛰存、钱春绮等为代表的地下翻译与当时流行的地下读书活动等相辅相成,将波德莱尔“比冰和铁还刺人心肠的快乐”撒播到中国地下诗坛,出人意料地与其他现代派诗歌一起,催生了新时期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群的崛起。  

 

关键词:波德莱尔;《恶之花》;陈敬容;译介;朦胧诗

 

20. 译者严氏之言说,还是编者罗氏之言说?——严复译《国富论》案语来源甄辨研究

 

作者: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瑾玉

 

摘 要:严复在翻译亚当·斯密(Adam Smith)巨著The Wealth of the Nations (1773,《原富》)过程中加入的大量案语,成为研究严复经济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但这些案语学理深奥、征引广泛、数量繁多,后期严复又对其进行了修删,不禁使人对严复的经济知识面和思想来源产生很大质疑。笔者首次以新发现的1869版和1880版两个英文底本、严复的底本手批、译本《原富》和修订稿为研究依据,对编者罗哲斯注释和严译本《原富》中的案语进行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指出,严复在案语中构建的“经济思想”有三大来源,分别是编者Rogers的版本注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严复新近了解的西方思想。文章认为,严复在这些纷杂的经济学观点中充分吸收各类经济思想,对斯密的经济思想进行了解读,做出批判和取舍,在案语中构建了自己的“经济知识空间”,已经体现出他本人对经济思想的辨别力和认识力,其价值和地位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文章也进一步指出,直接来源于他个人思想、对斯密经济观点进行深入探讨的案语在数量上和深度上都相当有限,厘清案语中经济观点的来源是下一步展开严复经济思想评议的基础。

 

关键词:《国富论》;案语;手稿;E. Rogers; 版本注释

 

21. 译者姿态理论对中华文化外译的解释力——以梁社乾英译《阿Q正传》为例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汪宝荣

 

摘 要:本文认为,英国学者查尔斯顿最近提出的“译者姿态”理论对中华文化外译译者的决策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并提出如下假设:因其文化身份及向西方读者阐释中华文化的翻译目的使然,有着中华文化身份、从事中华文化外译的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往往体现出一种旨在寻求中华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本文对美籍华人梁社乾英译《阿Q正传》的个案研究验证了以上假设,但译者姿态理论的解释力也有限度。

 

关键词:译者姿态;中华文化外译;解释力;梁社乾;《阿Q正传》

 

22.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诗词删减原因探析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文强 李彦

 

摘 要:阿瑟·韦利因中国诗歌英译而声名远播,然而他在翻译《西游记》时却只是保留了原著中极为少量的诗词。我们认为,这是译者在当时历史语境下做出的自觉文化选择。一方面,对原著诗词的选择性翻译折射出译者的中国诗歌翻译观;另一方面,这与韦利在二战语境下刻意塑造孙悟空英雄形象的目的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韦利的《西游记》译本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关键词:韦利;西游记;诗词;翻译

 

23. 从“引诱的俘掠品”到“来自人民的姑娘”——析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中珍妮形象重塑的意识形态重塑

 

作者: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陆颖

 

摘 要: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以人民性超越其1935年初译本的革命性,在“兴无贬资”的人物形象重塑中,将初译中身怀贪欲、自取堕落的珍妮,塑造成来自人民、纯洁崇高却惨遭屈辱的形象。从“救国”到“建国”,左翼传统虽一脉相承,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后,通过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挟强势,改变译者意识形态取向,操纵重译,激发原作意识形态潜势,将珍妮作为“绝对主体”的例证,提供给重新设定的读者,在其插入重译叙事者视角理解文本过程中,传唤其为主体,实现国族构建。 

 

关键词:《珍妮姑娘》;重译;傅东华;人物形象;意识形态;人民性;阿尔都塞

 

24. 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翻译选词分析——以新约福音书中πνεμα的译文选词为例

 

作者:复旦大学 杨一天

 

摘 要: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某个概念在目的语中往往缺少相等层次范畴的表达。这种空缺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空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更是一种思维层面的空缺。本文从认知语义学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出发,对由源语和目的语概念范畴层次不对等而造成的翻译选词困境及其在认知层面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以圣经新约福音书中πνεῦμα一词在不同译本中的表达为例,探究译文对原文陌生概念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基本层次;翻译选词;范畴化;圣经翻译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