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学院跨媒介文化研究创新团队成功举办讲座“文学经典与电影再现的几种方式”

11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文艺》副主编、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中心副主任、知名影评人张晓东受“跨媒介文化研究创新团队”邀请,为外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文学经典与电影再现的几种方式”的讲座。讲座由俄文系副教授李新梅主持,近百名师生参与。

首先,副院长朱建新介绍了跨媒介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和来自英、德、法、日、西、俄、韩7个语种的13名骨干教师。


张晓东首先从传统概念上对文学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误读入手,提出文学和电影并无高低之分,只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形式: “如果说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则电影是空间的艺术”。接着,他以大量经典影片为例证,分类阐述了文学银幕化的六种常见方式及其特征:第一,最理想的情况是,小说作者与电影作者是同一个人;第二,小说作者与电影作者关系密切,可以视为共同创作;第三,号称“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第四,宣称自己“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第五,使用原著的名称和主题思想,但创造出新的意义的电影,艺术家的个性已经超越了原典的文本的内容;第六,程度不同地使用原著的主题、思想,创造出全新的作者电影。在阐述文学银幕化六种方式过程中,张晓东特别注重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比如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文学银幕化方式时,可以考察作者如何用不同媒介表达同一思想、情节等。研究第三和第四种文学银幕化方式时,不能简单地评价孰好孰坏,而应该考察语言转换中增添、删减、或改变了什么。


演讲结束后,张晓东和师生尤其是跨媒介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的老师们就电影改编研究的意义、电影的叙事方式、电影的细读等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主要的对话内容如下:


西班牙文系教师邹萍针对讲座中提到20世纪很多电影的故事原型来自古典文学和经典文学这一问题,想到了文学批评中常见的原型批评(又或互文修辞),提出问题:在研究中如何判断这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中的巧合?张晓东认为,所有的艺术作品的意义都应该指向当下,所以当我们在当下的电影作品中感受到经典作家的影子或者说有他们的精神的浸润,那么改编影片的意义都是为了对我们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生活产生意义。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识的行为,其意义都应该是指向当下、指向今天的。


英文系教师段枫的重点在“为什么一些故事会被反复讲述”这一问题上,特别是故事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所涉及的不同主题呈现及其背后的改编意图;同时提及古希腊悲剧对希腊神话的戏剧改编及其对希腊民主议政制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针对《乱世佳人》、《第一炉香》等文学作品的正面和负面改编案例,从角色形象、导演意图、原作质量和电影特殊的叙事语言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讨论,涉及文字叙事和电影叙事在故事讲述和展现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张晓东也简要介绍了自己最近针对许鞍华版本《第一炉香》的一篇影评引发的争议。


俄文系教师李新梅继续提问:外国文学语言专业的人在研究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时,应该特别注意改编语言中“失去”的东西,要挖掘改编者的意图,但如何了解改编者的意图,如何了解导演的思想呢?是通过电影细节与文学文本的细节对比分析改编者的意图,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张晓东建议通过阅读研究改编者或导演思想的文献,因为优秀的导演本身也是研究对象,关于他们的创作思想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以借助这些研究成果去深入了解改编者的意图和主导思想。


德文系教师孔婧倩提出“不能简单比较电影好还是原著好”。因为电影是第七种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比如《日瓦戈医生》、《铁皮鼓》的原著和电影都是各自领域的艺术杰作。另外她还认为,跨媒体改编研究不可缺少的就是电影语言的分析,电影的表现元素,意向和内涵如何分别通过“文字”媒体和“电影表现元素”来表达。张晓东表示电影语言分析非常重要,建议通过修读专业的电影表现元素,电影技法课程来学习专业的电影分析法。


日文系教师王菁洁评价从“日本电影有俄罗斯的影子”这一点联想到日本第一部言文一致的小说《浮云》就出自俄语专业出身的二叶亭四迷,他也译介了许多俄语文学。可以说近代日本的很多作家对俄语文学都十分熟悉,鲁迅等作家也是通过留学日本接触的。


讲座吸引了众多高校的师生参与。部分研究生就电影研究的方向、方法、理论书籍等问题在线请教了张晓东,反响热烈。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