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银泉应邀为我院翻译系笔译专业师生开设了题为“16-18世纪中医药文化外译及其在欧洲的传播”的讲座,活动由翻译系主任陶友兰主持。
讲座伊始,王银泉开宗明义厘清了16-18世纪中西交往的一些重要概念。他表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并不局限于文学。在16-18世纪,明末清初的中国国力相当强大,特有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华物质文明代表西传欧洲,大受欢迎。 讲到16-18世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时,王银泉强调了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人士通过翻译活动开创的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对于架设中西文化与文明之间的纽带的重要作用。1582年至1793年间,“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持续了211年,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成为中西文化交往史上的里程碑,与此同时,《论语》、《易经》、《老子》等中国文化经典也被翻译成册,促进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早期来来华的社会活动家利玛窦、殷尼阁、殷铎泽等完成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翻译,而柏应理1687年在巴黎刊印了由他和殷铎泽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系《大学》《中庸》《论语》的译本,为孔子《论语》最早的西文版本,使得欧洲文化首次系统全面接触到儒家文化,使当时的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于中医翻译与西传,王银泉介绍了卜弥格、雷慕沙、巴多明、殷弘绪、杜德美和利国安六位汉学家。卜弥格的中医译著《中医的秘密》、《中医指南》、《中医的钥匙》有待进一步研究。法国专业汉学第一人雷慕沙在1813年以一篇中医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1814年12月11日被任命主持“汉语、鞑靼——满语语言和文学教席”,这一天至今被公认为欧洲专业汉学的诞生日期,标志着汉学在欧洲实现了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的转变。王银泉还介绍了巴多明、殷弘绪等人对中医的研究。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互动积极活跃。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