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的复旦外院“小白鹭”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成功举行。

会议期间,复旦大学外文学院2014级翻译系吴白玫同学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新闻中心的志愿服务工作。经过连续数日的辛勤努力,吴白玫同学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获得了好评,收获了成长,也再次展现出复旦外院学子优秀的专业能力、出色的综合素养与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吴白玫同学也通过亲身参与这次盛会,亲历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与繁荣。

 

青春扬帆 助力金砖

外文学院2014级翻译系 吴白玫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如约召开。短短的几天内,厦门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金砖成为了世界热议的话题。而我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厦门人,有幸成为一名“小白鹭”(厦门会晤青年志愿者),为四海宾朋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为会晤的顺利召开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厦门会晤期间,我的工作地点是新闻中心的“门面”,即位于入口处的咨询台,主要工作是为全世界的媒体记者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为他们答疑释惑。

从9月2日到5日,咨询台总共接待了超过450位境内外媒体记者,得到了领导及媒体记者的肯定与好评。而这样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多月来高强度的培训。从7月初开始,我接受了长达一个半月的综合训练,包括礼仪、外语、体能、急救、金砖五国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在8月中旬分配岗位后,又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实战演练,基本每天都要在场馆内呆上9个多小时。福建省省委和省政府也十分重视新闻中心志愿者的工作,专程到新闻中心慰问我们。虽然训练的过程有些辛苦,但所有志愿者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

  

成为一名新闻中心志愿者,我亲身经历了中国继“一带一路”峰会后的又一次主场外交,参与了福建省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在新闻中心,我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了各国媒体,了解了新闻中心的各个功能区划,目睹了各国记者工作尤其是在单边点进行现场直播的场景。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被记者们的敬业精神所打动。许多记者每天5点多就来到场馆开始工作,一直到凌晨才离开。期间若接到采访任务,扛起设备就往外冲,废寝忘食、风雨无阻。当然,这次的志愿服务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使我对志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起初,我认为志愿者工作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八字箴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这一次,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使命感。这两个月来,我们三次遇到了台风天,但所有人都坚守岗位,不辱使命,就像厦门青年志愿者之歌《阳光里,风雨里》唱的那样,“奉献是我们的宗旨,志愿是我们的名字”。同时,我还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成就感。在服务期间,我几经辗转,帮助一位巴西记者找到了遗失的三脚架,她在兴奋之余多次向我表示感谢,用飞吻表达她内心的感激。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工作中并不罕见,但记者们的每一声感谢、每一次点头、每一个微笑都让志愿者们倍感鼓舞。

除此之外,这次厦门会晤的志愿者经历还让我增加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首先是对“厦门人”这个身份的认同。“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作为东道主,我不仅是感受者,更是参与者。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厦门卫视以及厦门日报的采访中,我多次提到了自己来参加志愿者的初衷之一就是因为“我是个厦门人”,我为我的城市骄傲、自豪,也迫切地想要为她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是对“复旦人”这个身份的认同。在复旦英翻学习生活的这三年,我拥有了较为扎实的英文翻译功底和交际能力,而这一点恰恰在此次志愿服务中派上了大用场。例如,我化解了电脑技术人员和一名外国记者间的误会,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专业词汇,帮助技术人员进行翻译、解释,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避免了事态的恶化。为此,新闻中心通信保障组负责人和厦门团市委向我提出了表扬,以表示对我工作的积极肯定。

 

回顾这次厦门会晤志愿者的经历,我的内心充满了不舍与感恩:不舍这两个多月来携手相伴的所有人,感恩这次志愿服务对我的历练与考验。“青春扬帆,助力金砖”!在志愿工作结束之际再次喊出这句口号,内心少了紧张与不安,多了满足与快乐。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的两个多月必会让我历久弥新,而我也想在此刻大声地说出“服务金砖,青春无悔”!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