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6日,“里和外,中心与边缘”复旦-科廷中澳创意写作中心第四届国际年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209会议室举行。
11月5日上午,瑞秋·罗伯森特(Rachel Robertson)博士主持了第一组“城市中的异乡人”主题的报告与讨论。首先,迈克·基恩(Michael Keane)教授在题为《进入、遇见、了解中国》的演讲中讨论了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如何从外部了解中国,以及在他多次访问中国后,将中国的拼图一块块拼起之后对西方的思考。接着谈峥教授在题为《重返四面山:怀旧之旅》的演讲中根据父母曾在贵州支援“三线建设”的经历以及自己今年暑假重返四面山的感受,探讨了在“三线建设”中,普通家庭为此付出的巨大的时间和情感上的代价。随后,约瑟芬·威尔逊(Josephine Wilson)博士在题为《迷失静安》的演讲中根据自己过去两个月在上海作家中心的阅读和生活经历就中心和边缘的空间隐喻如何影响我们在当今世界中对于身份、场所、影响以及权力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紧接着的问答环节中,在场的外国专家对谈峥教授分享的四面山的生活经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谈教授分享了更多的关于“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以及他的家人,作为投身于“三线建设”诸多普通家庭的一员在情感和时间上付出的巨大代价。除此之外,基恩教授和威尔逊博士与听众进一步探讨了外国人在中国所经历的边缘-中心-边缘的情感体验,以及这种迷失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紧接着, 迈克·法雷尔(Michael Farrel)博士在题为《上海和数据库——阅读规模》的演讲中根据他今年四月第一次访问上海的经历,讨论了面对上海这样的特大规模城市,在数据化的距离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安妮·莱登(Anne Ryden)博士在题为《戴维娜的时光——成为别人中心的边缘》的演讲中讲述了她在曾经的住所附近遇到的一位患有精神疾病,习惯裸体,但一直在笔记中记录自己情绪的邻居戴维娜与作者两人在过去几年里,偶然地游走于对方中心边缘的情感体验。
在讨论环节,观众向莱登博士提问进一步了解她与戴维娜的交往经历,以更深入解读其笔记本的隐喻功能。莱登博士认为,戴维娜虽然是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但她文字中展现出愤怒、恐惧,和无助却在某一段时间成为了自己的情感意识中心,这种偶然的交际无形中促成了两位女性的中心-边缘转换。
11月5日下午,基恩教授主持了围绕“中澳诗歌前沿”主题的五场报告及讨论。
海岸老师在主题为《译写与传播:以<中国当代之歌前浪><中澳当代诗选>(中国卷)为例》中回顾了西方自“玉书”译介中国诗歌的文化传统,介绍了自己近十年来参与出版的双语诗歌项目,并提出,中外译者真诚的合作为英译中国当代诗歌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示范与启示。
A·J·卡拉瑟斯(A.J.Carruthers)博士在主题为《阿曼达·斯图尔特:声音和即兴》的演讲中表演了澳大利亚诗人、声音艺术家阿曼达·斯图尔特的作品,并提出乐谱在澳大利亚声音诗中的重要性,其一方面可以用来解构声音,另一方面用来解读与即兴和表演密切相关的事件。
阿米莉亚·戴尔(Amelia Dale)博士在主题为《发霉的水果和香烟:欧阳昱的诗歌对象》的演讲中考察了当代中澳诗人欧阳昱的实验诗歌对象,探索诗人如何通过书写物体的陈旧性来观照标记阅读、时间和诗人身体之间关系的新概念。
在讨论环节中,观众对卡拉瑟斯和戴尔为我们展示的先锋派诗歌案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热烈讨论了实验诗歌的隐喻功能,并对年轻学者在诗歌研究上所做的亲身实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观众还与中英诗歌译者海岸就实验诗歌的可读性和可译性问题进行了交流。
露西·杜根(Lucy Dougan)博士在主题为《费伊·兹维奇作品中的场域》的演讲中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诗人费伊·兹维奇通过使用“场域”的概念在其创造性和批判性的作品中产生的复杂张力。
马非在主题为《中国西部诗歌及当下口语诗的特点》的演讲中分别介绍了当下中国诗坛正在进行的口语诗和非口语诗之间争论,他介绍了中国口语诗的发展脉络以及他个人的口语诗创作情况。
在讨论环节,杜根博士为现场观众介绍了更多关于费伊·兹维奇生活空间与诗歌创作的关联。此外,观众还就口语诗和非口语诗的划分,以及口语诗歌的朗读语言向马非老师进行了提问。
11月6日上午场的议题为“中心与边缘:身份寻找与定位”,由包慧怡博士主持。首先,凯西·林奇(Cassie Lynch)、摩西·博斯坦因(Moshe Y. Bernstein)以及保罗·克里福德(Paul Clifford)三位学者立足于各自复杂的身份背景与文化土壤,从族裔的视角出发,分别阐发了关于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努嘉(Noongar)文化、“中国犹太人”这一概念在欧洲中心话语中的再现、以及身为第三代肯尼亚英国后裔在成长、生活过程中的生存境遇和身份书写问题。三位学者结合各自跨文化、跨族裔、跨地缘等各种类型的跨界生活体验,试图通过对自我身份的重新书写与建构等方式来质疑、反抗、解构欧洲白人中心视角下历史话语的宏大叙事。
在讨论环节,在场学者们就身份认同问题的复杂性、文化归属问题、“家”的概念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外听众还就发言者讲演过程中所展现的图片中所蕴含的一些文化符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问答环节,凯西·林奇还指出,面对复杂的生活背景和生存经历,她试图通过书写的方式来纾解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焦虑,来弥合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碰撞之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同时,在讨论中,学者们还就不同文化语境中身份角色的转变、在跨文化过程中个人身份的流动性和建构性等问题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随后,赵四和包慧怡两位诗人和学者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研究领域表达了各自关于中心与边缘的看法。赵四博士就诗歌的写作和译介过程指出,中心与边缘的概念是具有相对性和流动性的,并提出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只有把持自己的内心才能够赢得世界无边的开阔,最终以朗诵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作结;包慧怡博士则从中世纪地图研究入手,结合中古世纪英语诗歌,从地缘、文化等方面展现了中心和边缘的概念是如何在历史历史话语的变动中不断流变并最终变成当下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的。
在紧接下来的讨论中,与会者们则针对发言者所提出的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提问:比如中古时期的地图名称的来由、这一时期地图的材质等等。之后与会者们还就赵四诗歌中的声音和节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此外大家亦就包慧怡个人的中古时期的学术研究是如何渗透入其个人的诗歌创作和书写当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上午的讨论就在大家意犹未尽的讨论和交流中拉下了帷幕。
下午场的报告与讨论由向丁丁博士主持,围绕“不同空间中的写和译”这一主题展开。报告由精通中英双语的柯夏智(Lucas Klein)和顾爱玲(Eleanor Goodman)两位诗人和译者的主题演讲拉开序幕。他们结合个人翻译中国新诗的实际经验和情感体验,分别探讨了散文诗与汉语翻译的亲缘关系以及作为译者和作者不同身份转换之间的中心与边缘、内部与外部的关系问题。之后的向丁丁则是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则英文短篇《与酥米共度的一个夏天》,用自己的书写实践而非理论层面的建构,展现了人与动物的温情,以及其对这一概念在不同时空语境下所折射出的与会主题相关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听众们就柯夏智和顾爱玲两位在具体译介过程中的字词翻译、不同诗人诗作的文体风格把握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交流,同时与会者们也就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量与译介等方面展开了更为深层次的探讨。之后,听众们还就向丁丁朗诵的短篇中的动物意象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就其跨语言的小说创作过程展开了多方面的交流。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分别由姜林静、瑞秋·罗伯特森和肖水三位学者、诗人结合个人的教学、书写、创作等体验,展开了有关于复旦大学“沙仑的玫瑰”这一文学爱好团体的建立发展过程、日常生活中的私人物品与生命书写的案例研究、以及如何从词语的角度来看待诗歌的创作等方面的讲演。
而在接下来的问答讨论环节,听众们则对演讲者所展现的图片和提出的关键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问与探讨。比如有听众就对肖水所提出的词语主义中中文汉字和英语单词之间的数量和内涵广延等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听众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向讲演者征求了如何丰富扩展自己的创作素材和词语储备等方面的意见,亦有听众就消费主义大背景下的物品使用和生命书写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日的专题讨论不得不就此打住,以期能在来年的会议上中澳双方学者、创作者们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交流和对话。
年会第二天的专题讨论最终在中澳创意写作中心的主任姜林静向澳方代表赠送代表君子之交的纪念品——精美的折叠纸扇的赠送仪式下告一段落。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