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系顺利举办校庆学术报告会

6月6日下午,法文系顺利举办 “当代法国戏剧创作与翻译”主题校庆学术报告会暨复旦外院“法国戏剧教学与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揭幕仪式。报告会邀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外国戏剧研究专家宫宝荣,上海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傅雷翻译奖”得主宁春艳为主讲嘉宾,由法文系主任、教授袁莉主持,法文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图片
图片


两位主讲人分享了各自在戏剧翻译方面的经验。宫宝荣认为,当前研究法国戏剧的材料多为中文材料,此为一憾事,应当充分利用语言优势,接触法文原文资料进行研究。谈及古典戏剧翻译的问题,宁春艳认为,法国古典戏剧中莫里哀作品在中国上演较多,是因为我们有现成较权威的李健吾译本。拉辛的剧作虽也有译本,却需进行一定改编才能实际应用;宫宝荣随即强调,李健吾先生之所以能译好莫里哀戏剧,是因为他具有舞台实践的经验。同样地,遍观现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译本,朱生豪译本是翻译界公认文笔最好的,可演员们偏偏最喜欢曹禺的译本,因为后者的语言更上口,也更有利于观众们即时理解。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差异,两位主讲人分别就朱生豪与曹禺译本的片段进行了现场朗读,曹禺译本的节奏感、口语化、戏剧效果更强的特征随之得以生动展现。

图片
图片


两位老师随后与复旦外院“法国戏剧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们分别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就翻译与版权问题;带有声音试验、文字游戏和语言解构的剧本是否具有可译性;译者、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戏剧翻译要回归文学性还是要为演出服务;面对时间的距离,如何培养观众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宁春艳表示,戏剧翻译不妨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将原作内容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改造,有时也可以把当下观众的语境考虑进去。宫宝荣总结道,戏剧翻译不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剧本当做文学作品来进行欣赏,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搬上舞台,对文字进行适当调整。

图片
图片


最后,在场的师生们对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国戏剧教学与研究工作坊”的未来建设与发展方向纷纷献计献策,对一些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进行了交流探讨,如组建小型演剧沙龙、为同学们的戏剧翻译实践提供舞台,组织法国戏剧专题的国际研讨会等等。

图片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