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二十载,启航新征程”外文学院20周年院庆暨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发展专家论坛隆重举行

12月3日上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周年院庆暨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发展专家论坛在外文楼隆重举行。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虎、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分党委书记薛海霞,以及来自全国各兄弟院校十一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围绕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交流思想,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虎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复旦大学向外文学院20周年院庆表示热烈祝贺。周虎提到复旦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复旦大学同龄,历史上大师如云,林同济、戚叔含、伍蠡甫、陆谷孙等先贤享誉学界。如今的外文学院承载着百年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下,焕发全新的生命力,在诸多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还指出,20周年院庆是学院发展历程的里程碑,2022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是促进学科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希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国家战略深入交融,紧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实际要求,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中发挥复旦作用。

外文学院院长、英文系教授高永伟在致辞中首先向莅临的学校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随后他提到在过去的二十年,学院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当下学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学院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寻找新的突破点,并围绕五个重点建设领域,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势头。高永伟同时恳请与会的各位专家针对外文学科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外文学科的发展进步。

图片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



图片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的发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基点与重点”为题。他指出学科建设的基点是外文学科的立身之本,其根本在于“外语”二字,从专业出发、从语言出发可以抵达更广阔的世界。同时,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在于引领性,这种引领性既是榜样性的老师对于学生培养和青年学者成长的引领,也是在新时代能够继续涌现标志性的成果,更是在学术上以及社会上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力。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提出“学科建设,七学联动;学院为主,学者为重”。他强调外文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应该包含学校、学院、学者、学术、学生、学刊和学界等七个方面。此外,他还指出以学院为主,首先是院长应承担起学科建设的首要责任;以学者为重,是把重点放在培养顶尖学者的身上,多出有份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图片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修刚的发言题目是“综合性大学一流日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他提出建设一流学科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学科建设的共性问题,包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融合学习和技术赋能。对于复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在面向未来的新文科的发展上有融合的优势,同时应注重高端性和高阶性,一是高端人才的培养,二是要有高层次的领军人物。


图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长聘教授曹莉在提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专业的新使命”时指出,学科发展当下进入了第二个百年,工具理性如何与价值理性相结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议题。学科发展在守正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更为深入地考虑学科和专业的关系,应该在课程建设中加强关于文学史、国别史、文明史的史学教育,应该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之时,更多关注人的主体意识;还应该具备时代自觉,学科的发展不仅仅要跟上时代,更要引领时代。


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国家外语教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束定芳同样谈及“综合性大学外语学科发展的守正与创新”。他在回顾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历史上所涌现出的一批大师之时指出,守正的意义在于传承大师的精神与学术传统,创新的意义在于依托复旦大学的文理医综合性大学优势,实现外文学科与文史哲专业以及其他学科的交叉。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英语文学研究》主编张剑聚焦于“外文一流学科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他提出外文学科在当下面临社会各方的质疑,外文人应该更加明确外文学科的重要性何在。在新时代,外文学科具有了新的使命,国家走出去的战略离不开外文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外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到外文学科大有可为”。但同时,我们应该正视外文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同时,学科成员应该面向社会大众更为广泛地宣传五大学科方向。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郭英剑以“人工智能时代外文学科发展”为发言主题。他在谈到如何认识学科的发展时提到,学科的发展重在人的发展和人的培养,一流院校需要更多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外文专业建设不要自我矮化,外文专业的首要任务是讲好世界故事,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图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梁茂成也以“人工智能时代外文学科发展”为主题发言。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对于外文学科带来了巨大冲击,人工智能对于外文学科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也迫使我们去思考人工智能对于学科发展的挑战并做出回应。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彭青龙在题为“关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关系的思考”的讲话中,提出外文学科的“三局四用”,即在变局、危局和大格局的背景下,外文学科应该坚持更大力度的古为今用、更为深刻的洋为中用、更为包容的科技新用和更为务实的学研致用。彭青龙还指出,学科发展既要仰望星空,静水流深,又要脚踏实地,有为才有位。


图片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金哲俊借助可视化分析,呈现国内区域国别研究的现状,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指出当下国内区域国别研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研究内容比较接近、高校学科建设所面临的挑战等。同时他也从现有的研究趋势出发,提出应该加强学科界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同时努力提高区域国别研究的科学性。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法语文学教授袁筱一聚焦“由‘真假危机’之辨谈及对外文学科‘转型’的思考这一话题作了分享。她认为,外文学科近来所面临的局面涉及如何认识外文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同时当下外文学科的危机是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危机联系在一处。她还指出,外文学科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综合产物,面对自身的人文传统,应该秉持一个开放的对于多元文明理解的目标,回归到这个本质才能帮助外文学科应对当下的境况。

论坛最后,分党委书记薛海霞致闭幕辞。她首先感谢校领导和十一位专家学者的出席,大家高屋建瓴的讲话中所包含的真知灼见,一定能够在未来推动复旦外文学院乃至全国外文学科的发展,这也是外文学院建院20周年收到的最珍贵、最厚重的礼物。她指出这次论坛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学院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站在中国外语学界这个大坐标上,复旦外文学院应该做些什么。同时,也帮助学院更加生动地体会到学院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外文学院是复旦大学的外文学院,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地用好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让外文学科得到更多学科的滋养。

图片

本次院庆暨专家论坛得到外文学院师生的热烈响应,学院各系部主任、教授、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50余人出席。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能够在学院建20周年之际,聆听到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收获颇丰,备受鼓舞。站在建院20周年的新的历史方位,学院将继续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图片


Copyright © 2021 复旦大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